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文学论文 >

宜农耕地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作者:巩 科 日期:2014-04-28 09:57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山东省金乡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省 272200
摘 要:当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及土地利用现状,
揭示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规划
Abstract: at present, as the non-renewable land resources scarce natural elem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of land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reveal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and use in our country,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Key Words: land resources; Sustainable use; Land us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当
今世界面临的几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都与土地息息相关。
目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出发点,土地利用的效率影响着经济增长速度、生态环境质量及其所
能承载的人口数量。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呢?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状况
从整体来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侧重于实
践角度,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方法与指标;另一种则侧重于理论
角度,主要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与目标等。土地的可持续
利用的研究源于土地适宜性评价,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土
地评价工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
于工业化发展以及城市的扩张,出现了新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这促使
各国土地利用规划广泛开展,为了使各国的土地评价在某种形式上得以标准
化,从70年代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土地开发和技术改良工作新
形势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的研究制定了一整套土地适宜性评价程序。
1972 年,FAO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了一次国际性的土地学专家会议,提出了
土地适应性分类系统。
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1990年新德里由印度农业研究会、
美国农业部和美国Rodale 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首次国际土地持续利用系统研讨
会上。其后分别于1991年9 月在泰国清迈(Chiang Rai)举行了“发展中国家
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国际研讨会”和1993年6 月在加拿大Lethbridge 大学举行了
“21世纪持续土地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都强调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的
建立,许多学者从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
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1997年8月在荷兰恩斯赫德又召开了“可持续土地利
用管理和信息系统国际学术会议”,会上提出了两大核心议题:GIS 在土地持
续利用管理中的应用、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与会各国专家普
遍认为应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习俗法制等多方面进行土地持
续利用评价。自此,有关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在国
际上开始被广泛关注,即土地质量指标(LOIS,Land Quality Indicators)研究,
目前己被世界银行(World Bank)、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环境规划
署(UNEP)、联合发展计划署(UNDP)确定为优先研究项目。其核心是土地
利用的压力、土地退化等问题,实质就是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由于不同学者对其认识角度的差异及其功能的侧重点不一样,土地可持
续利用的概念也不相同。而且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面临的土地问题不同,发
达国家侧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强调资源利用的环保效益;发展中国家则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证生态平衡,这也符合可持续土地发展的公平
性准则。不同学者不同国家的观点涉及生态、经济、技术、社会、空间、人
与自然相协调、世代伦理等诸多方面。美国学者Young 认为土地持续利用
是“获得高的收获产量,并保持土地赖以生产的资源,从而维持允许的生产
力。”Hart 和Sand认为土地利用系统是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生产的产品社
会经济环境价值超过商品性投入,同时能维持将来的土地生产力及自然资源
环境。德国学者Fleischhauer 和Eger 从农用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强调土地肥
力的可持续性。认为土壤可持续利用是指一种在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土壤自然
肥力、并获得高产量高品质食物及其他可更新资源的土地管理方式。Flart 和
Sands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利用自然和社会
经济资源,生产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价值超过商品性投入的产品的同时,维持
将来的土地生产力及自然资源环境”。
魏杰认为“所谓可持续利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是指土地不断地被高效益
使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从新的角度讲土地资源的更好、更有效利用”。
二、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与趋势
我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的人
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
发展战略。因此,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键因素之一和各方矛盾的焦点。
在我国建设用地中,特别在近年来建立的各类开发区中,一些土地被闲
置撂荒。在农用地中,我国农产品畜产品单产也明显低于先进国家,这意味
着我国土地利用潜力很大。最后,土地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从趋势来
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我国土地利用面临
“既要吃饭,又要发展”的严峻挑战。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预
期将分别达到13.6亿和14.5亿,2033年前后达到高峰值15亿左右,为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需要大力加强
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同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
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需要调整一些耕地。
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制约了我国耕地资源补充的能力,
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三、对策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人地关系,使得土地
能够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土地资源利用涉及人与土地两个方面。因
此,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与土地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往我
们更多的是强调土地的充分和合理利用,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土地利用的
首要目标,而较少考虑土地作为稀缺资源对于土地利用的制约。要实现土地
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着眼
于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让当代人生活的越来越好,也要为后人的生存和发展
留有足够的余地;(2)土地资源在产业或部门间的分配,应统筹规划,在有
限满足社会对土地资源最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将资源分配给资源产出率较高
的产业或部门,以谋取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的节约和高效;
(3)要处理好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活动、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关系,既要避
免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的现象,也要避免利用不充分的现象;(4)要用最适当
的技术、最佳的利用目标组合及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
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立彬.我国土地利用本世纪头二十年面临严峻挑战[N]. 光明日报,
2008-10-24.
[2] 余海鹏,孙娅范,黄适富.重庆市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
价[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2).
[3] 王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
1998,(7).
[4] 周诚.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J]. 中国土地科学,1996,(6).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