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 山西长治 046400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制约,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支撑,需要文化为其提供充足的动力和后劲,强化文化阵地,服务好人民群众就得审势夺势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抓好主题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落实好公益文化,服务人民群众。关键词:队伍建设; 思想文化; 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观念; 创新方法; 服务人民群众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思想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做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如何落实好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履行好一名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意识、明确责任、脚踏实地坚守好文化阵地,以人民满意为最高工作目标,全力以赴搞好各项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宣传文化工作者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打造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复合型高素质文化干部。 首先,要学理论、钻业务,宣传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原则性极强的工作,这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宣传文化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不断提高,行动上迅速到位,不折不扣地实实在在参加学习。就此单位早在2006 年前就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每周一上午8:00—10:00 全体职工集中学习,同时安排本周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每周三上午8:00—10:00 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同时讨论本周工作;每周五下午4:00—6:00 全体职工再次集中学习和总结汇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要求每位工作者都应把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深入学习政策理论,深入钻研业务知识,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做到方向明、理论懂、知识通、政策熟、业务精。其次是学习社会知识,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争做“行家里手”的同时,对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学,既要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又要拓宽知识视野,既要提高综合素质,又要提高大局意识,都要懂,既要做“专家”,更要当“杂家”,只有这样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工作才能干到领导满意、组织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自己满意。 二、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加快文化强县建设,是满足沁县十九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文化强县,既是富民强县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这一总体战略的重要保证。在富民强县中,富民既包括物质上、经济上的富,也包括精神上、文化上的富;强县,既包括经济上的强,也包括文化上的强,这充分说明文化地位的重要性。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配强配优宣传思想文化部门领导班子,打造过硬的宣传文化队伍。全体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用争创一流的激情把工作扎实抓好,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眼光向下、重心下移,进行蹲点调研,实现宣传战线干部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当好组织与群众的“接线员”,当好政府和基层干部的“服务员”,加强与百姓的沟通交流,做地地道道的“普通人”,知寒知暖的“贴心人”,解忧帮困的“热心人”。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为科学发展助力,为民生改善鼓劲,为社会稳定造势,为群众利益代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创造卓越的工作业绩。 三、抓好主题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基层宣传文化单位,是帮助弱势群体在思想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脱贫的主力军。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政策,习总书记等重要讲话时,我们全力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精心制定主题宣传方案。比如在大力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时,我们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制作了五块大版面,十几条条幅,印制了一万份宣传单,还编成了快板、小品;同时带着感情到基层一线,深入到沁县漳源镇、松村乡、郭村镇、南里乡和群众打成一片,创造性开展工作。白天在田间、路边,晚上在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宣讲演出,实现真正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一心一意帮助他们,耐心事无巨细地,不留死角地把爱心送到每个角落,让农民实实在在的了解国家大事,领会中央精神,学到致富本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心。 四、落实公益文化,服务人民群众 公益文化是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设施布局,增强服务能力,确保全国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单位在监管的公益放映这一块上,在上级周密细致的布置下,更是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做到乡乡都有放映队,村村都能看电影。全县13 个乡镇成立了13 个公益放映队,因为沁县农村是面广点散,山高路远,坡陡沟多。从2007 年,沁县文化低保工程启动,就有88个村享受到每年每村放映6 场电影,那是还是16cm 胶片放映,但仍受百姓喜爱。从2008 年山西省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全面启动后,领导职工多方筹集资金近20 万元,更换成13 台大屏幕、高清晰、立体声数字化放映机。在全县306 个行政村,每年共计放映3672 场,既照顾到了点又照顾到了面,做到了点面结合,做到了全覆盖。在放映的同时,每位放映员扑下身子,深入最基层最困难的地区,倾听群众呼声与建议,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意见,居住最偏僻,道路险远群众意见,在加大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同时,及时增加适合他们的种植、养殖、病虫防止等科技短片,做到群众欢心,政府放心。自己工作顺心。 近年来,沁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农村人民生活的提高,无不得益党和政府对思想文化强势推进,无不得益广大文化思想战线上同志们的辛勤工作。但对一个贫困县来说脱贫致富任重道远,稍有成绩还不能盲目乐观与骄傲,全体思想文化工作者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做出一流的成绩,真正做到让人民受益得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