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其是否和谐,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产生种种不满,主要是人们对于教育期待的不满,而师生的“无效交往”是产生这种不满意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构架有效的师生交往关系成为学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师生交往的观念、目的、内容、情感和话语权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构建有效交往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共赢。 关键词:有效交往;师生关系;构建 历史的中国,教师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可挑衅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对思想自由的控制和话语权的掌握。教师在教学目的的驱使下,单方面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学生感情需要,情感交流,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被教育的对象,而不是主动学习者,从而导致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不平等的人格地位导致他们直接失去话语权,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得教育成为了单项的灌输而不是双向的交流互动,这种不平衡性加剧了“我-- 它”模式的扩展,使得交往中师生关系异化。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质量低下,各种问题不断显现。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教育史,传统教育中充斥着等级尊卑关系,其实质是一种“我--- 它”的交往关系。现代教育呼唤师生交往范式的变革,提倡“以人为本”,即由师生之间人与物的关系变为师生之间人与人的关系,由知识的单向单方面传递转向师生之间双向的信息共享。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变革,也是一种公平合理的信息的互动和建构过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建立有效交往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很大层面上是精神的培养与发展过程。而儒家文化中的上下等级尊卑关系在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师为统治阶级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权力的代表,学生为了仕途昌达,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这种机械的传递和被动的接受导致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可能出现平等的对话关系,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应运而生。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产生,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参与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也在不断改变传统儒家文化的惯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主体意识,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目的的转变 传统教育的目的与仕途挂钩,教师忽略学生的情感直接向学生灌输各种知识,教师成为传递知识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忽视,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挫伤, “以人为本”中人的概念并没有显示出来。教育活动有自己的目的与指向,教育在传递知识中更应该促进师生的终身发展。要把老师和学生都当成人看,改变师生“人- 物”的关系,让教育成为一种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活动,让“人即目的”成为师生交往的出发点和根本原则,尊重学生的想法、观念,把学生看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才能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教育内容的转变 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发展智慧的过程,更是个体社会化,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以何种方式传递何种知识,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的,并在该过程中建立各种师生关系。传统教育注重符合考试要求,但现代教育更趋向于生活教育,教育成为更加开放与复杂的领域,传统教育传递的死板知识已经不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是社会急需的。教育需要回归生活世界,引导学生如何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更韧的心理素质,更高的团队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就必须生活化,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为了生活而教育。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组织的时间,要使教育内容本体化、生活化,考虑到生活的需要,真正培养适应社会的新一代。 四、教育情感的构建 我们发现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喜爱程度与授课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教师才会去爱自己的学生,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充满信心与爱心,才能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改变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同时教师的言行也会被学生理解,进而在教师引导下,才能不断进步。 其次,教师应该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与信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的挖苦、讽刺、侮辱只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教师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应该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一份理解和关心,多一次机会。同时教师对学生充满了信任,学生遇到困难就能积极面对,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五、师生话语权的转变 教育过程是师生通过“语言”这一中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教育本身是师生的交往活动,没有交往,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存在,而“交往”所追求的是一种相互沟通,是两个主体在相关话语的正确性上存在着某种协调。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自我成长,而没有交往,教育的目的也就无从实现。教师在现实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话交流机会,学生便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感到鼓励、支持,才会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态度。事实上,师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传统教育中教师只考虑知识的教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更涉及不了师生的交流了。这是与现代教育理念完全不符合的,需要改变师生不平等地位,实现教学交往中对话权利的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对话者”的角色出现,这就意味着师生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理念,信仰、思想和情感,教学中的对话也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话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作为对话者需要具备优良的感知能力,能采取灵活的对话策略,减少对话过程中的焦虑,同时,也要了解对话的过程,把握好对话的风格和掌握克服对话障碍的方法,并能做好对话过程中角色的扮演。 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中一个关键问题,好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如何成长,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塑造。交往型师生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既是对传统教育中尊卑式师生关系的扬弃,也是对现代教育中权威性师生关系的反思,同时也有对当下多种师生关系交往模式辩证的取舍。交往型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的精神关系,这种精神关系的目标指向是实现人与人的契合,促进人的发展和人生的幸福。可见交往型师生建立的重要性,只有能够实现精神上的交流,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下一代,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成人之学”。 参考文献: [1] 邵晓枫. 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 教育学报 , 2007, (05). [2] 袁征. 师生关系新解释[J]. 学术研究,2006,(11). [3] 周相玲. 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金志艳(1989.02--)女,汉族,山东招远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