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李娜成功对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产生的启示

作者:李光欣 潘海英 日期:2014-07-26 09:45 来源:未知
吉林大学
吉林体育学院
摘要: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李娜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了李娜成功为中国竞技项目发展带来如下启示:制定项目
发展战略应统筹好立足国内与放眼国际的关系,举国体制下的项目职业化道路必须勇于创新、突出特色,保障多元主体的既得利益是
项目职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举国体制下的职业化同样需要商业运作。
关键词:李娜;竞技体育职业化;启示
1.前言
2011 年,李娜以完美的表现征服了国际网坛,在这个由欧美
运动员长期统治的高度职业化的项目中开创了中国人乃至亚洲
人的光辉历程,对推动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
义。李娜的成功得益于自己的刻苦与勤奋,科学、严谨的个人训
练和比赛计划,以及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然而,这并不意味李
娜完全同国家没有任何关系,毕竟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网球运动
管理中心曾对其提供了巨大的人财物支持,并打造了走上职业化
道路的平台,对她后续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面对李娜的成
功,我们不宜将过多的精力纠结于对举国体制的批判,而应深入
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
2.李娜成功对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启示
2.1 制定项目发展战略应统筹好立足国内与放眼国际的关系
项目发展战略是使某一运动项目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既定的
目标实现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起着指引项目发展方向,
提高项目发展效益的重要作用。制定项目发展战略,首先要同一
定阶段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得益彰,服务于国家整体的体
育发展战略;其次要同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充分利用世
界职业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项目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政
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遵循项目发展的客观规律、扬长补
短,丰富自身,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
“奥运战略”是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纲领,任何一个奥
运项目发展的指导思想都被同构于此战略之下,一切工作的最终
目的就是要在奥运会、亚运会上获得更多的奖牌。我国网球项目
发展的指导思想囿于此战略的制约,同其他项目一样,通过三级
训练网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立足于国内的训练和比赛。由于
同世界高水平的职业网球竞训体系脱节,形成了闭门造车、低水
平重复的现象,从而导致了釜山亚运会全军覆没的惨剧。面对失
败的惨痛教训,网球界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在逐步认识网
球运动制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职业网球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以及奥运会根据职业排名顺序的参赛原则,提出了“中国网球必
须与世界接轨,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2.2 举国体制下的项目职业化道路必须勇于创新、突出特色
面对李娜取得的巨大成功,举国一片欢腾。但兴奋之余,随
之而来的是对举国体制的猛烈批判。有人认为举国体制从管理体
制到运行机制已经严重束缚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的步伐,必须进
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然我们永远也建立不起职业化的运行模
式;更有甚者,认为举国体制可以休矣。如此种种的拷问和诘难,
将曾经缔造了共和国体育事业无限辉煌的举国体制抨击的体无
完肤,满目疮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举国体制的
确出现了一些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反映出中国现
有竞技体育的管理思想和体制与体育精神和体育社会化活动的
本质属性间的激烈冲撞。”[2]
职业化代表着竞技体育运动的最高水平,走职业化道路既是
项目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客观需要。在举
国体制的大前提下,实行项目的职业化必须有所创新,突出中国
自身的特色。中国女子网球的“单飞”模式是一种制度创新,虽
然还称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职业化,但我们运用“双轨制”的模
式,“嫁接”职业化的方式,让优秀运动员通过捷径走上了职业
化的国际网坛赛场,成功地推出了中国特色的网球职业化发展道
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网管中心在此过程中根据项目职业化
的特点,及时转变了观念,摒弃了以往那种事无巨细的家长式管
理方式,将以提供服务、指导和监督竞训工作作为自己的管理职
责,在理清各利益主体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型的管理模
式即“应充分体现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的有机结合,
政策办法与契约管理的有机结合。”[3]
新型管理模式为“单飞”策略的实施扫清了障碍,使运动员
减少了诸多的后顾之忧,成为网球顺利走上职业化的基本经验。
网球职业化的成功模式有待于其它项目的管理人员去认真地总
结、研究和探索,通过借鉴网球的职业化经验制定符合自身项目
特点的职业化发展战略。
2.3 保障多元主体的既得利益是项目职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举国体制下,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强
调走社会化道路,但由于运动水平不高,没能有效吸引社会资源
的眼球,长期形成的以国家为投资主体的基本格局没能打破,单
一投资主体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在综合性运动会上“为国争光”的
单质性的目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个人目标和自身价值追求被严重忽视,而网球运动是一项极具个
体性的项目,运动员个性的泯灭使他们很难取得优异的运动成
绩,造成了我国网球事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传统专业目标的单
质性不能完全满足运动员职业目标实现的物质利益诉求,限制了
运动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4]这种单一投资主体
的模式已经不符合世界网球运动发展的潮流,因此,通过走职业
化道路吸引更多的利益主体参与资金投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经
营网球项目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职业网球是一项高投入和高收益的运动项目,在这个世界性
的开放平台上汇聚了投资商、赞助商、广告商、个人团队和运动
员本人等诸多利益群体。“从物质利益实现的角度来看,职业网
球运动员利益目标的实现是其个人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也是多
元投资主体实现投资目的的主要途径。”[4]因此,多元利益主体
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保证团队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以成熟的
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支撑的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到目前已经形成
了非常稳定的运行模式,通过市场机制、法律手段和利益杠杆来
调配多元主体的利益已经成为世界高度职业化运动项目取得成
功的主要经验,它能够有效地满足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使各自
的价值利益趋于最大化。
2.4 举国体制下的职业化同样需要商业运作
商业化是职业体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是
职业体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甚至连曾经十分唾弃商业化的现
代奥运会,也开始依赖商业化运作,以此募集更多的社会资源来
保证奥运会的顺利举行。可见,现代体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已
经密不可分。多元利益主体通过输入大量的资金,对明星运动员
或具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商业化包装,塑造他们榜
样和偶像的光辉形象,吸引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眼球,从而使自
己的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利益主体在职业体育中实现自身价值
的基本手段。李娜进入职业网坛后,通过自身的努力,竞技成绩
稳步攀升,逐渐得到诸多商家的青睐。在签约著名的经纪公司IMG
后,经过媒介公关的包装,李娜树立了良好的职业运动员形象,
使本人和相关利益群体都获益匪浅。
“网球赛事的经营,是网球经济活动的焦点。国际职业网球
赛制之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媒体参与,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
注这一赛事,是因为国际网球职业赛有一个良性循环的运行模
式:赞助商试探性地赞助比赛——奖金提高——吸引参赛选手竞
相角逐——提高整体水平——媒体传播——吸引更多人关注—
—赞助商的付出得到回报——吸引更多的赞助商赞助。”[2]由于
这一运行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成熟性,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利
益主体积极参与到职业网球赛事的经营活动之中。在举国体制
下,我国竞技体育奉行的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发展方式。竞技体育
赛事围绕着完成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的参赛
任务而展开,这与国际职业体育赛事严重脱轨,不利于项目职业
化的开展。因此,自网球走职业化道路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对网
球赛事的经营与开发,努力同世界职业网球的赛制接轨。成功的
举办了一些国际职业赛事,“如上海喜力公开赛(奖金40 万美
元的最低级别的ATP 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子是ATP 三
级赛事,女子是WTA 二级赛事),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WTA
巡回赛的三级赛事,总奖金17.5 万美元)。”[5]
通过这些等级赛事的举办,为我国球员创造了更多的参加国
际职业网球赛事的机会,在同世界职业选手的比赛中增长了见识
和比赛经验。同时,经过传媒的大量赛事宣传和报导活动,也让
世界对中国职业网球的发展状况有所认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
互理解和友谊。
结语
李娜成功之后,很多人对中国的竞技体育体制进行了无情的
鞭挞,这有失偏颇,因为李娜既是举国体制外的受益者,更是体
制内的受益者。因此不能因李娜成功就完全否定举国体制的积极
作用,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通过李娜成功的案例我们如何就
举国体制与职业体育成为运动员成功的保证,使中国竞技体育顺
利职业化,而不是一味鞭挞举国体制,或者一味鼓吹职业体育,
取二者之长。李娜的成功无疑对我们有着诸多正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刘青,田园.论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30(6):831-833.
[2]孙晋芳.论中国特色职业网球的探索与创新[J].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2011,25(3):7-9.
作者简介:
李光欣,男,1979处出生,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
育人文社会学。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