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临淮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500)
摘 要:新的时代,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面我以教《孔乙已》为例,谈谈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四个阶段。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读前先思,构想整篇 读前先思,构想整篇是指在预读新课文时,先根据课文的标题思考,推测整篇的内容、结构,构想整篇的大致轮廓。然后再去阅读课文,边读边与推想的结果对照,研究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初步认识。 比如,学生看到《孔乙己》这一课题,会觉得这是个很怪的人名。为此可以引导他们去推想:孔乙己也许是个知名人士,有独特的生活经历,有辉煌的战功或业绩,文章可能用记叙的方法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娓娓道来,孔乙己也许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就像唐吉诃德和桑丘,那么,全文应是着重于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描写。对照原文时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有些想法与原文很接近,有些却十分离谱。无论学生的推想是对是错,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大作用。 二、读中细想,捕捉初感 经过了依文章标题推想猜测的过程,就进入了正文的阅读。在这一阶段,一是要启发学生一边仔细阅读课文,一边与自己的推想结果进行印证,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二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阅读中的最初感受,以便在后面深入阅读中去研究探讨。 还以《孔乙己》为例。在未读正文之前,学生可能推想他是一个名人或侠士,有一番大的作为。否则作者怎么会专门用一整篇文章写他,并把他的大名作为文章显赫的标题呢?而当读完全文时则发现,自己的推想和原文的真实内容相差甚远。由此就会产生不少疑问: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个穷酸落魄的落第懦生?这样一个人值得去写吗?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来写?在初读课文时,学生常常会产生诸如上面的一些想法、疑问,有时也许只是头脑中闪过的一个念头,这些就是初读课文中产生的最初感觉或感受。这些初感尽管可能模糊、浅薄、不成系统,却常常触及文章的要害。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抓住这些阅读初感受,进行深入的思考,将阅读引向深入。 三、掩卷凝思,深究细想 当学生把课文细细地读过,并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让他们将书合上,用心去感受作品中那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图景,体验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品悟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比如在初读课文中学生已经发现,课文结尾处“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两词用似乎相互矛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可以引导他们用心去体会: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从以上场影描写可以感受到孔乙已懊丧处的境地。他不过是一个身处社会最底层,任人嘲笑、任人宰割的可怜的小人物,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他活着不过为那些空虚无聊的人们提供了一份嘲弄的笑料而已。他是那样的被人鄙视,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以至于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下落,也没有人想知道他的确切下落,他的结局只好用“大约”来表示了。那么为什么作者同时又用了一个“的确”呢?课文中也有暗示。其一孔乙已嗜酒如命,有钱必送酒店。然而一年多未去咸享酒店,可见他早已身无分文了;其二,孔乙已虽然穷困潦倒,但从不拖欠酒钱。而这回十九文钱还未清还,恐怕是再也无法清还了;其三,孔乙已不会营生,又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再加上那件绝熬不过两个寒冬的破夹袄,孔乙已的面前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从这一点看,孔乙已又是必死无疑的。“大约”和“的确”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其中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含义,只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才能把握它,才能感受到它的份量。 理解了“大约”与“的确”两词的深刻含义,就不难解释阅读过程中那种压抑、酸楚的心理感觉。尽管课文中几次写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读者感到的却是一种无形的压抑。 四、反复研读,探求新知 通过前面三个层次的阅读,学生已经对全篇文章有了较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要引导他们反复研读课文,品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可以用经验联想、再造想像的方式,把课文中的描写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去用心体味这图画中每个细节的意味;也可以用理性思维的方法去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还可以两种方法同时并用,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全文。 我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表明孔乙已是个特殊人物,他一到便引起酒店里各种类型、各个阶层的人的共同注意和兴趣。因为孔乙已的出现,使他们有了嘲笑的对象,从而在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中增加了一点调味品。“一到”、“所有”两词把酒客们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也把孔乙已的特殊身份提示无遗。通过反复研读课文,从对小说的众多细节描写的感悟中,学生对全篇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对孔乙已及其所处的社会也有了更充分、更完整的认识。 总之,语文教学工作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确立学生主体意识,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营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聪慧的心灵,都能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蕴藏着巨大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