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 泰州 225400)
摘 要:有效性教学是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和前进方向,并以学生发展和进步作为宗旨。文章笔者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有效性教学的意义、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初中语文实施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初中语文学习在学生整个生涯占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将来学习的基础,直接关系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的长远性。但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单一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灌输,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单调无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衍生厌学情绪,学生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难以有效提升。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已成必然,追求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所获得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能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方法、体现文章情感、形成价值观;语文教学有效性能够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上“上”走,使大多数学生能在渐进式教学中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学习道路上“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探究”;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能够帮助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理念。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低下的现状,笔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围绕自我,把学生定位为被动接受“灌输”的工具,教学中缺乏和学生的互动,逐渐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再加上一些教师对课程理解定位偏差,内容设置仅为完成教学任务,未能树立“教为学生”的理念,使得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教学仅局限大纲要求的完成,缺乏对语言技巧的表达的掌握,再加上存在普通话不标准问题,严重制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有效提高,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生活之余,忽略对教学改革的最新消息的关注和了解,在教学中固守成规,一味采取固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敢引进、试验教学新方法,既限制自身教学水平的发挥,又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手段缺乏掌握,未能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极大限制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是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是教师,主体使学生,课堂教学需要课堂引导者和主体共同配合完成,而教学有效性必然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教师更新自我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价值观”教育,并在教学大纲“嚼”透基础上,实现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天人合一”。通过强化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精髓”,一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是针对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设定非常关键,应设置丰富人文内涵,采用“用教材教”的理念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整理。 (二)讲求方法、追求细节,是教学有效性提升关键 语文学习应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钻研和探索,在疑问、质疑、钻研中掌握知识和方法,这就体现宽松、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打造反映教师洞察细节的能力和合理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具备突破口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之进行思考、讨论,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其中选择的突破口多为疑问点、矛盾处、亮点;又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时,选择角色编排童话故事,可对童话进行简单的修改和创新,但一定要抓住角色性格特点,同学们在节目编排,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和同学们产生激烈的讨论,这种方法大大提升学生求助于和参与积极性,增强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使语文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非常重要。学习兴趣的激发,可加大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进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将会避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情况出现,变教师为教学引导、组织者,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将语文学习变为“自主探索、钻研的学习”;课堂导入环节是语文教学当前常用的方法,通过成功的导入环节,唤醒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以迫使其追求审美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周凤英.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29):99-100. [2]徐锦文.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认识[J].语文学刊,2010,(7):170-171. [3]黄厚江.新课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05(12):99-100. [4]魏桂香.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J].学生之友,2011,(11):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