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拨动审美琴弦 提升审美境界——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孙绪伦 日期:2013-11-25 09:54 来源:《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摘  要: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处处包含着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审美品味、提升审美境界的主要渠道。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美。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审美。美的具体性与情感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验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并感悟生活中的人与事,鉴别“真、善、美”与“假、丑、恶”。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功能蕴含着丰厚的艺术魅力,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与智力发展的不竭动力。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审美教育。
一、在朗读中产生审美意识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美的一个良好途径就是朗读。因此,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师在范读过程中那充满感情的语音语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学生的美好情感。深情的朗读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就能从中体会美的东西。所以,教师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入情入境中激起他们的审美体验。于漪老师就说:“人生最快意的事之一是用家乡音调引吭朗诵诗词。高中时候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深情朗诵的《赤壁赋》、《赤壁怀古》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老师在朗读过程中头与肩膀左右摇摆,声情并茂,十分感人。整个教室寂静无声,全班同学都被深深感染了。老师读完了课文,我们也几乎能进行背诵了。”可见有感情的朗读结合美的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美的体验,这也说明读可以让学生“耳醉其音”并“心醉其情”。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无不充满了生命的灵性,有情感、有厚度、有质感。我们应该细心地去体味、去玩赏,并从中感受语言的美感。在这样的范读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力意识初步的得到培养。
二、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培养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在高尚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审美化阅读教学符合课程目标理念,其终极目标就在于让学生在审美阅读过程中获得个人的独特感悟,强调“人”的主体参与,这是实现育美的根本途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构建民主的对话机制;其次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当然,不同的文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最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就选择了语言审美作为个性化阅读的开始。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学生就有可能对其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瑕,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
三、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在一切艺术作品中,发现美的通常不是眼睛,而是通过想象力发现的。”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就必须解放学生的思想,挖掘学生的潜能。用思辨的眼光去发现、去感知语文的美,用愉快的情感去创造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因而,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基本前提条件。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我们读到“金柳”、“青荇”、“星辉”时,可以想见到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而《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以想见到苏轼面对美景时的超脱情怀。因而,语文教材是一种很好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的素材,这个素材中的自然、人物、历史、风俗等都体现出了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的满足,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或含蓄深沉、或热烈奔放的美,继而,让学生通过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学生的想象,就是对于美的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的过程,就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因而,教师必须对于这种行为给予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发挥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意识的方式很多,首先是阅读文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感受文本中优美的意境。例如:在教学《采薇》时,因为《诗经》的年代久远。其中的语言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年代语言差别很大,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利用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来欣赏这篇优美的诗歌?如果教师只是把简单的文言文用平白的现代汉语翻译成白话文。让学生只会从简单的的文言文中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深意,如文本中有“采薇采薇,微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室;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一段,如果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即:“采薇啊,采薇,采了一把把,如今薇菜新芽已经长大了。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结束啦。有家好像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因为要跟玁狁去厮杀。”这样把深涩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当时少数民族侵犯家园的罪恶表现出来,就要反复的去思考战士有家不能归的心情,去想象战士的那种思乡之情,通过文字来激活欣赏的审美想象力。把它变成一幅画面展现在学生脑海中。这样,使文章深意表现出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杨钰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9).
[2]杨忠萍.探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
[3]胡倩.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4).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