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论文 >

《乱花渐欲迷人眼传承创新显本色》

作者:彭群 日期:2013-11-21 13:48 来源:《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摘  要:新课程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学观念、课堂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改革性的变化。但是在变化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使我们走进语文教学的误区。如何在坚守语文的本色中实现教学的革新,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不在形式的潮流中迷失语文教学的方向,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语文本色课堂;坚守本色美;挖掘本色美;演绎本色美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面对新课程,我们既要传承又要创新,让我们坚守语文的本色美,挖掘语文的本色美,演绎语文的本色美。
一、坚守语文的本色美,传承传统教学的精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解决好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语文?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
“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个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是如是阐释语文的。“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
基于此,语文课应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文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的特殊课。说到底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因此,坚守语文的本色美,就要求我们做到:首先以“言语形式”为语文教学的立足点,立足教学的本源。培养读写听说能力,将语文基础知识作为基本中的基本,要在字、词、句、标点符号、修辞、文化常识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夯实学生的基础。其次以“言语能力”——人品、文品精神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提升教学的品位。带领学生品读这些文字后的人品人文精神,让语文充盈丰润,让人生面向真善美。
二、挖掘语文的本色美,深入语文教学的探索
布鲁纳说:“探索是语文的生命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立足于语文的基本——读写听说还不够,我们必须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挖掘和领悟。
首先要挖掘文本。教师要阅读文本,钻研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书”可以先放在一边,让教师自己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读出自我的感受,充实自己的思想内核。
再者要挖掘生活。教师要关心生活,与时俱进。挖掘作品中的时代意义。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这里强调的就是文学的时代性问题。课本中的经典文本都是几千年前前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还要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意义。很多语文教师都信奉这一句话:生活即语文。也就是,教师善于将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体现了语文的本色美。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作文即生活的再现。叶老认为,要真正掌握语文的工具,首先要求受教育者有充实的生活。生活的充实“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
当语文和生活相融合,我们才会发现语文的美,美在质朴如生活,却又超越生活,这种朴素而绚丽的美,就是语文的本色美。
三、演绎语文的本色美,创新语文教学的特色
一切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必走极端。不要僵化地以为新课改就是要追求新颖,或以为回归语文本色就是要一味的朴实无华。只要是有利于展现语文本色的形式,我们就要不拘一格去使用。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将语文的本色美用各种方式演绎出来。
(一)扎扎实实是原味
字词句是基本功,即使教高中语文,我也毫不忽视。对于每篇文章,务必首先要正音正形,有感情的朗读,这是最基本的事情,要学会理清文章结构思路,归纳主旨,写作要构思,这些看似老掉牙的事情,恰恰是语文的根本。
(二)平平淡淡是韵味
平淡即平实淡雅。平淡为真,返于自然之色,归于纯净无欺。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跟文本、跟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和学生作真诚的交流。要平淡而有韵味。看似平淡的背后,是值得品味的无限内涵。
(三)有声有色是美味
就基础知识而言,如果我们能用生动的方式去落实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功,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比如落实字词,除了读写,还可以有哪些好的方式呢?可以组织字词竞赛;可以教给学生《说文解字》让他们了解字词的构成方式,帮助理解字词写法和意思,加深学生的印象。等等。
就文本教学而言,方式很多:1、按照行文自然顺序建构课堂。逐段问逐段解,这种方式能细致有序的理解文段、句子的含义,进而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2、按照文体要素建构课堂。讲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教法和学法;3、依据文本内容特点建构课堂。每篇文章会有不同特点,依据特点教学,能突出重点。如《祭十二郎文》虽然很长,又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如果抓住文章抒情的特点,就能把这篇文章讲得有声有色,同时又能披文入里,抓住要义。
就教学手段或形式而言,除了经典的板书,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链接资料,设置情境也是很好的。组织演讲比赛,进行表演,依据文本绘出画面等等形式都可以,只要能为了实现语文的本质特点——工具性、人文性服务就不应排斥。
既生动又扎实,难道不是最好的吗?语文本来就是实在与灵动的结合体啊。
不要在新课程中为了“新”而迷失方向,把握好一个度,让我们在传承和创新中,彰显语文的本色!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洪劬颉.在坚守语文本色中实现语文教育的现代追求[J].
[3]怎么读就怎么教[J].语文建设,2009,(4).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