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个体精神活动的结晶,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们拥有作文的主动权是作文本身的固有的属性,剥夺这种主动权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我们应提倡自由为文,就是给学生“松绑”,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让他们不受人为障碍的约束,没有畅所欲言的壁垒。我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写自己心中的文,引导他们走出“万能作文” 的程式,避免走入“八股”文的形式泥潭。在此,笔者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博采多积,学生有一块自耕的田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现在,学生为了骗取多考几分,以学生作文选作为模仿对象,写老而又老的套路,大而无当的空话,打官腔,唱高调,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造成这些不良之风有许多原因,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学生读的书少,读好作品更少,既没有什么底蕴,也没什么见识。此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说话、作文便没有词可用。如果让学生多关注生活,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和写时就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对此,笔者在学生中尝试梯级阅读训练。第一阶段:引导学生统一阅读,每天把课本按“字词句段篇”勾画评注,并要求学生把好词佳句记在笔记本上。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阅读兴趣明显变浓了,笔记本的字也变多了。第二阶段:不进行学生的统一阅读,在阅读材料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爱读的书籍,并按时完成笔者制定的阅读计划表: 阅读计划:表格一
表格二:阅读总结反思:
学生由封闭式阅读转为开放性阅读,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这种方式推动了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去探求,去获取,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逐渐形成习惯。 日复一日,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地进行阅读,增加阅读量,从优秀的作品中,吸取丰富的养料,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鼓励学生自己看了好的文章进行模仿,甚至进行创作。不断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就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探索意识。学生们就变得自信,有了成就感,这样才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这个世界,言为心声,用自己的笔写心中的文。 二、创设多种作文教学课型,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文教学的课型极其单调。一般都是“写”和“评”两条线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老师讲评两大块机械循环。这就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甚至把作文当成一件苦差事。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教学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感受,在作文的命题,写作内容,批改评讲等环节上倾注教师的关怀,调适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展示个性,从而激发学生的的写作兴趣。据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创设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型,不但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拓宽他们的视野与知识面,而且它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手段。如笔者在《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作文课上,首先以一个“1+1=?”的问题进行激趣,然后让学生续写故事,要求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最后当场展示学生从多角度续写的习作,给学生评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创作,不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也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会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此外,笔者还尝试上佳作欣赏课、美文推荐课、新闻品读课、作文活动课等课型,冲破陈旧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合理利用信息网络,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提高创作热情 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语文教学领域,它同样显示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以前,笔者感到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些显而易见却又很难解决的问题,如作文批改效率低下,作文讲评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泛泛而谈,学生态度淡漠……但随着互联网的使用,教师多了与学生沟通的平台。笔者会和学生分享在网上看到的奇闻、美文……在自己的即时通信软件工具中建立作文素材供学生查阅。合理地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打开了一扇窗。笔者还将学生的作文以帖子的形式放在网上,学生就能自如地进行全面浏览,然后进行互评。在这样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学生既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又可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提高评鉴文章和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的好习作得到张贴,就能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示范于人。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好的激励,也给学生提供更自由的写作空间。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写出心中的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鼓励引导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尊重学生的个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包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各种思想观点、各种风格特点,我们才能走出现行作文教学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