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算术方法所列的算式,实际上也是一个方程,只不过写了一半,如果把所列的算式的后面写上一个等号再写上x,那么就是一个方程。作为任课教师,不能将算术与方程割裂开来教学,而是应该站在系统的高度来教学知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关键词:算式;方程;系统高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以往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后,为了尽快提高学生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都极力回避使用算术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千偏一律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方程,方程好比耕地用的拖拉机,而算术好比是锄头,方程比算术更优越,我们应该使用方程解决应用题。但是在阅读了孙维刚老师的书以后,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为任课教师,不能将算术与方程割裂开来教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算术方法所列的算式,实际上也是一个方程,如果把所列的算式的后面写上一个等号再写上x,那么就是一个方程。对于一道适用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应用题,往往可以列出不用的方程来解决,选择题目中的一个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连上等号,就成为了方程。而当选择的量正是题目所要求的量,方程的右端表达式是x ,左端不含时x,那么左端也就是算术法列出的算式。 因为算术方法限制了选择的量必须是所求量,并且左端的表达式中不得利用所求量,因而增加了思考难度。所以在很多时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列算式不如列一元一次方程便捷,或者说列算式的难度较大。比如问题一:一列队伍出发后3小时,营长发现一份文件遗留在营地,于是让通信员骑马返回取得文件后再赶上队伍,如果队伍每小时行进8千米,通信员每小时比队伍多行6千米,那么,通讯员离开队伍后经过多少时间追上队伍? 列算式,通讯员离开队伍后又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 8×[8×3÷(8+6)+3]÷6+8×3÷(8+6)=8(小时) 列方程,设通讯员离开队伍后又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x小时, 依题意有8(x+3)=(8+6)[x-8×3÷(8+6)],得到x=8(小时) 相比之下,上述问题列方程的方法思考上难度小一些,但是对于一些简单问题,算术比列方程快捷。 问题2,大小两数的和为64,差为36,求这两数。 列方程 解:设小数为x,那么大数为64-x,依题意得 64-x-x=36,得到x=14 大数为64-14=50 答:这两个数为14,50。 列算式 大数为(64+36)÷2=50 小数为(64-36)÷2=14 问题3 鸡兔同笼,共有50只头,160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 列方程,解:设笼中有鸡x只,兔50- x只。 2x+4(50-x)=160 x=20 得50- x=30 答:有20只鸡,30只兔。 使用算术 假设笼中全是50只鸡,那么有100只脚,与实际160只脚相差60只,而每一只鸡与一只兔相差2只脚,用60÷2=30,是因为有30只兔的原因。所以有50-30=20只鸡。 对于上述问题2和问题3,算术方法比方程更快捷。所以方程与算术没有谁是绝对的快捷,要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才能作出比较。我在今年的教学设计中,有引入了这两道题,并告诉学生在大平原上耕作,拖拉机比锄头快,但是在一小块儿花园或小块坡地耕作,用锄头是比较快的。所以算术与方程没有谁绝对的好。 算式往往对思维的训练难度大,要求较高,收获也较大。如果只是一味地求简便,遇到复杂的应用题,列方程固然可以在左右两端分担它的总思考量,但是每端任务依然繁重,对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起来也是很费力的。 其实,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列算式的思维训练,常常可以达到另辟蹊径,别有洞天的效果。对于前面所述的问题1采用以下算术方法快捷地解决,如图所示, 得到 8×3×2÷6=8小时距离差÷速度差=追上时间 多么简洁, 多么漂亮! 我们发现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时,代数的方法(列方程的方法)包含算术的方法,算术的方法其实是代数方法的特例。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勾股定理 则是余弦定理 当C= 时, =0的特例;反过来,余弦定理则是勾股定理的推广。等等。这正是反映了不断地从特殊到一般,又站在推广了的一般的高度去讨论特殊一个认识规律,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系统,这是数学的本质表现,也是科学的本质表现。教育学生站在系统的的高度,对知识八方联系,举一反三,将会发现它们是那样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使得学生对知识了如指掌,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渐渐使学生的思维处在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孙伟刚.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M].北京大学出版社.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