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现代博物馆 大连现代博物馆是世纪之交市政府建设的全市最大的公益 文化设施,1999 年初建设,2002 年3 月开馆。馆址占地2 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3.04 万平方米,国家二级博物馆。 一、主题内容明确,凸显地方历史特点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鸦片战争 到新中国成立的一个世纪内,大连先后被沙俄侵占7 年,日本殖 民统治40 年,1945 年解放后又经历了10 年中苏共管时期。这是 全国其它城市所未有的,近代大连可谓是半部中国近代史。 现代博物馆基本陈列—《近代大连》,主题以1840---1949 年历史的发展为纵线,以近代历史主要阶段和重大事件为横面, 通过大量的文物展品、辅助资料并结合综合艺术手段,全面揭示 了近代大连由辽东半岛南端一个小渔村,演变发展成国际港口城 市的百年历程。《近代大连》陈列内容分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 旅大的开发与海防建设 大连城市是从旅顺军港建设为开端,1840 年以来,两次鸦片 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海防建设重要性,于是在1875 年委派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李鸿章曾先后八次到旅顺视察,并 聘请德国少校汉纳根为顾问,1880 年启动旅顺港修建工程,由此 拉开近代海防建设的序幕。 第二单元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旅大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为实现其侵略野心,1894 年7 月25 日,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 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双方海军在黄海进行了 一场大战,最终北洋海军失利,“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殉国。 随后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先后进攻金州、大连湾和旅顺等地,并在 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死难同胞二万多人。 第三单元 俄国租借旅大与大连港口城市的形成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旅大,沙俄感到其殖民扩张利益受损, 遂串通法德两国出面迫使清朝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并 赔赏日本白银3000 千万两。日本退出辽东大连后,沙俄以“保 护”中国为由,将军舰驶入旅顺和大连湾。1898 年,沙俄迫使清 朝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强行将“租 借”大连并统治了7 年,大连城市规划建设由此开始有了雏形。 第四单元 日俄战争旅大战事与日本对大连的殖民统治 沙俄侵占大连后,日本并不甘心,为了长期霸占大连乃至整 个东北,卧薪尝胆十年的日本,于1904 年2 月8 日偷袭旅顺港 引发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争夺,俄国最终战败,日 本开始了对大连长达40 年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从维护日本殖 民统治需要,日本当局大规模城市建设,兴建了大批工矿企业、 商贸业、金融业,开办了文化教育宗教机构等。 第五单元 近代大连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大连地处东北亚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汇,中西交 融的之地,因此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文化形态。中原文 化经过不断传播与普及成为主导。外来文化的输入,新文化运动 的兴起,使大连较早受到现代文化艺术影响,呈现出多元文化结 构。 第六单元 近代大连人民的反抗斗争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俄国强租大连和日本殖民统治期 间,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统治,大连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 与外来统治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从第二次鸦片战争抗击英 法联军骚扰到甲午战争抗击日军入侵,从民间抗日放火团到共产 党领导的“四·二七”福纺大罢工,大连人民反抗外来入侵斗争 从未不断,沉痛打击了外来统治者。 第七单元 大连解放与人民政权的建立 1945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 利,同年8 月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 月22 日苏联红军 进驻旅大。大连作为全国最早的解放城市,努力恢复生产和发展 经济,生产了大批工业产品和军需品,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特殊贡献。 二、陈列手段多样,深化了主题内容表现 《近代大连》陈列总面积3120 平方米,展线513 延长米。整 个陈列布展单位面积造价,仅为5100 元/一平方米。为了在有限 的资金范围内把《近代大连》作成精品,博物馆领导、专业人员 反复与设计施工单位沟通,协商修改设计方案,力求在有限定的 改陈经费内,采用各种展示艺术手段,增强了陈列感染力。 (一)基本陈列设施 1.展板、展墙 《近代大连》历史图片、图表等辅助资料较多,因此展板(墙) 面积较大,为改变大面积展板(墙)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为此特 将整个展板(墙)分别采用浅灰和铁红二种基本色调。同时,结 合陈列内容选取大连不同时期有代表性建筑符号、城市地图和历 史图片等内容在展板上做出不同的艺术造型,使大面积平面单调 的展板(墙)富有变化,既与陈列内容协调,又丰富了展板层次 突出了图片内容。 2.展柜、展台 结合陈列主题内容,展柜全部以灰色为基调,整体造型力求 简洁大方以体现历史凝重感。根据展厅布局和展品特点,采用了 通体柜、低平柜、地中柜及橱窗柜等多种类型;展柜内展板和展 品底台均采用实木外表包素色组纹纺织布,展台造型和规格根据 展品实际确定,既考虑展品特点,又兼顾相互之间呼应和协调。 (二)历史场景和道具 1.历史场景复原 为展现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活动,《近代大连》采 用绘画、雕塑、灯光、实物展示与实景搭建等综合手段,复原了 清代旅顺北洋海军公所、大连港红房子、小岗子老店铺街、大连 民居等历史场景。鳞次栉比的商家店铺和街道旁的人力车夫、算 命先生、中医郎中和卖焖子等不同人物的素面树脂人物塑像,场 景虚实衔接,景物搭配得当,人物生活逼真,意境表现深邃,给 人以穿越时空走进历史的感觉。 2.微缩景观 陈列内容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场景,因展厅条件限制无法复 原,因此采用微缩景观方式将大连近代著名的青泥洼、浪速町(天 津街)和小岗子等具有代表性历史街区进行再现,并配合灯光和 电子音效讲解,使人了解了这些历史街区的原貌。 3.模型道具 由于陈列内容中一些重要文物或不存在或条件所限无法进 入展厅。因此在陈列中复制少量的模型和道具,主要清北洋海军 旗、水兵服、北洋海军“致远舰”、“济远舰”模型等,填补了 陈列内容不足。 4.美术创作 4.1 历史绘画 美术作品创作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根据陈列内容需要,特 别邀请鲁迅美术专业画家分别创作了《马成魁领导的抗税暴动》、 《四二七福纺工人大罢工》、《抗击英军侵扰》、《庄复武装抗 日斗争》和《苏联红军进驻大连》等作品,这些作品依据史实, 采用国画和油画等形式表现了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不仅深 化了陈列主题内容,也提升了陈列艺术的感染力。 4.2 人物雕塑 艺术雕塑是《近代大连》陈列中的一个亮点,重点是序厅部 分,在陈列标题的下方设置了一个硕大船锚,寓意着大连是一个 依海而建、依港而兴的城市,主题版侧面墙壁上四组浮雕人物群 像依次排列,分别表现了甲午战争抗日将领徐邦道带领清军抗击 日军进入侵;大连劳工用血肉之躯筑港建市;日本投降苏联红军 解放大连;八路军胶东部队在辽南登陆进军东北的历史画卷。而 近代大连史事年表概括了一个世纪来重要的历史事件。整组雕塑 气势宏大,视觉冲击力强,吸引领观众走入“近代大连”。 为表现大连人民的反抗斗争和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 展陈列中分别塑造“大连抗日放火团”和“建新公司支前生产” 群雕,重现了相关历史人物及场景,使观众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 也感受的艺术的美感。 结合展出的“金州内外棉株式会社并纱机”和大连民居场景, 采用硅胶技术表现了纺织女工和祖孙两代人的形象,人物造型栩 栩如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同时也与人物的特定环境相协调。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1.电子地图 以投影画面、灯光显示和自动语音播放相结合形式,将“北 洋海军旅顺军港海陆炮台布防位置图”制作成电子地图,直观的 向观众展示了1880 年清王朝在旅顺口修建的15 座海陆路炮台的 地理位置。 2.电子沙盘 按比例将大连街区制作的彩色立体沙盘,配合LED 光带及 声、光和图像动态演示,反映出俄国租借大连时期大连早期规划 和日本统治时期城市扩建和发展。 3.幻影成像 采用灯光幻出的虚拟形象技术,制作了反映日本统治时期, 中华工学会组织青年学习文化,接受进步思想教育的情景,使观 众感受到科学技术在表现历史情景中虚拟的特殊效果。 4.半景画 作为《近代大连》唯一的半景画,重点表现1894 年日本在 旅顺大屠杀的场面。通过绘画、塑形、实景、音效、灯光等综合 艺术的应用,全方位传达信息,真实展现了日军在旅顺残忍杀害 中国同胞的历史场景,给人以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5.影像资料 为丰富展板内容,利用一些历史影视资料,结合各单元主题 内容制作了北洋海军、黄海海战、满铁殖民工业、凝固的记忆、 辽南皮影、大连旧影、永远不忘苏军和人民的新旅大8 个影像资 料短片,在动态的传达展示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 《近代大连》结尾部分,是连续四幅横向的近代大连不同时 期的黑白照片和一幅当代大连彩色照片,直观的反映出大连百年 历史和沧桑巨变。 走出《近代大连》展厅,豁然回首就可以看见展厅外墙壁上 一幅由1500 张黑白照片,采用马赛克方式拼缀的巨幅百年灯塔 画面,惊涛骇浪中矗立在海岸礁盘上的灯塔光芒四射,它见证了 大连的百年历史,也将继续见证大连从今天走向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