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涉和平、发展与安全的新变量,环境价值不断被重新认识。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空前的速度建立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国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 性,加强对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研究,逐步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治理体系 一、中国的环境全球化问题 (一)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9 年公布了第三版《世界水资源开 发报告》,呼吁世界各国就地球面临的缺水现象采取紧急行动, 指出不合理、不公平地运用水不仅阻碍世界经济发展,还可能威 胁地区的和平。报告显示,目前拉丁美洲水资源占全球总流量的 1/3,亚洲占1/4,中国、印度、美国等10 国为最大用水国。地下 水用量占总用水量的20%,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干旱地区尤其如 此。20 世纪地下水的利用量增长了5 倍。水在粮食生产中必不可 少,且农业耗水量居首位,估计约占总耗水量的70%。目前世界 人口约为66 亿,每年以800 万的速度增长,每年增加的淡水需 求量约为640 亿立方米。 目前,全球约有11 亿人无法饮到安全的饮用水,26 亿人缺 乏基本卫生设施。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 环境变化等原因。与此同时,水污染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到大量 可供利用的水资源,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二)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中国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92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亟待治理的则有近 200 万平方公里。 每年水土流失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 的2.25% 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 “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利部部长陈雷直言 不讳地说,中国水土流失防治进程与国家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差 距很大,加强水土保持是搞好江河治理、保障防洪安全的迫切需 要。 (三)森林资源贫乏和草地退化 我国属于森林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有 16.55%,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 61.3%,低于世界大 多数国家,处于第120 位。芬兰森林覆盖率达67%,美国为33%, 澳大利亚为 28.6%,日本为70%。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 界人均占有量的 1/5,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蓄积的1/8,。 森林资源的贫乏,加剧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导致 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地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重 用轻养,中国的天然草原在不同程度地退化,生产能力逐步退化, 质量下降。我国有天然草原近4 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 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原只有0.3 公顷。目前,全国草地 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并呈继续扩展趋势。华北地 区最大的生态屏障内蒙古草原牧草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平均 高度由20 世纪 70 年代的70 厘米下降到现在的25 厘米,昔日“风 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 (四)大气污染 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公布的一张世界空气质量地图 显示,全球细颗粒物污染最高的地区是北非以及中国的华北、华 东和华中全部,中国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接近80 微克/ 立方米,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关污染指标的8 倍。 环境监测显示,2009 年,全国113 个重点城市中1/3 以上空 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 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剧了大气污 染治理难度。 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截至 2011 年6 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 亿辆。其中,汽车 9846 万辆,摩托车1.02 亿辆。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及天津 等11 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 万辆。 一些污染企业增加也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环境 负荷不断向中国集中,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高能耗,重污染的 产业向中国转移从而转嫁危机,中国已经彻底成为一个世界工 厂,大量绿地和农田被工厂和道路所占用,城市失去喘息空间, 一些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因此下降。 同时,全国一些地区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 污染问题频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每200 多天的灰霾天气,这 些都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直接相关。 (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近百年来,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 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 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 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 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 约有5000 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 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 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 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近二三十年来,中国海洋底层 和近层鱼类资源衰落,产量下降,渔获物组成低龄化、小型化和 低值化。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又独特的大国,有效保护中国生态系 统、物种系统和遗传资源系统,不仅对中国坚持和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维护世界环境安全、人类 文明和进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国家,能力和资金有限,需要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和资助,共同 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生物多样性。 二、中国的环境治理体系 (一)政府的作用 2006 年10 月,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解决危害群 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 务之一。 2007 年10 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对 其主要任务作出部署。生态文明就是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 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 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 控制。 1.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仅靠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决心和力量是不 可能办到的,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和一致行动。因此,环境问 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各个国家政府层面上的协作。以生态文化发 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 务和奋斗的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需要各部门的 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 主要任务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为了大力的弘扬生态文化,2008 年10 月8 日,中国生 态文化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成立大会,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生态 文化的重视。在未来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政策对环境造 成的不利影响,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穿于计划和发展的相 关方面。 2.法律体系方面的创制 改革开放30 来,有了法律做基本保证,中国环保执法力度 不断加强,公民环保意识逐步提高。 1978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 出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这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以后的环境立法提供了宪法依据。国 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在保护环境与资 源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宪法》中关于环保的原则性规定之外,中国自1979 年以来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包括《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 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固体废物 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渔业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 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在内的近30 部与环保相关 的法律,约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总数的1 /10。国务院还制 定了60 多部环保方面的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布了600 多部环保规章和地方 法规。制定了大量的环境标准,截至2008 年8 月31 日,包括国 家环保行业标准在内,已累计颁布各类国家级环境标准近1500 项。 (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主要指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民间组 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相比,非政府组织注重底层的需求和呼声, 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也更加灵活主动。 至今全世界已有7000 多个非政府和政府环保组织活跃在世 界政治舞台上。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较为著名的非政府组 织包括:中国环保产业学会、北京环保产业协会、中华环保基金 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之友等等。 这些组织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运动的 发展。 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在积极地开展环境意识的普及、教育、宣 传这方面的活动,推动和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公众参 与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一个重要机制正在得 到积极的培育。一批热心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或海外的人 士和机构积极为环境保护的活动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 资助或援助。除了很多非政府组织,如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学会、 研究会等都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项目之 外,大力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其普及。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有关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开展法律咨询 等活动对污染受害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另外,绝大多数环境 保护非政府组织都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交流。 (三)公众的作用 环境污染是由人造成的,每个人对保护环境都有一定的责 任,因此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 的必要选择,公众参与是保护与治理环境的关健因素。 但是,我国的环境治理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公众参与,从 而影响了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 现了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三、生态化环境治理的构建 (一)制定公众参与的制度体系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已成为国际趋势,很多国家对公众参 与环境保护制度进行了制度化建设,使之从一项政治制度上升为 一项法律制度。近年来,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日趋制度化,主 要表现在我国初步构建了公众参与法律体系,公众参与领域有所 扩大并且开始与国际接轨。 国务院2006 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 的决定》提出:“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 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 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这是我国政府 关于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第一个正式文件。这将极大推动环境公 益诉讼的研究和立法进程。 (二)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成功管理自然资源的关键之一是鼓励公众参 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促使其行为和生活方式的 改变,这是当前中国应该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公众有时并 不清楚他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权利。 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的 必要性,设立专门的人员和预算,使公众获取到清晰易懂的信息。 宣传对公众环境意识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增强公众的环境知 识,环保意识,使环保宣传社会化、环保意识全民化,是环境教 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目标人群选择相应内容做切入点, 使更多的人支持、参与及监督环境保护。同时,注重环保知识和 环保技能的宣传,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 方面,通过新闻自由及信息法律自由使他们有条件获取更多的信 息,承认他们有权代表自己的成员作出决定,充分发挥公众的能 动性,切实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结论 环境问题已成为关涉和平、发展与安全的新变量,环境价值 不断被重新认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需要慎重思考。 在环境治理方面,应当采取主动原则和措施,意识到扩大参与带 来的积极效果,更要预见到不利影响。加强对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的研究,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民主化与制度化,推动建立公平合 理的国际环境秩序。在保持参与和灵活性的同时,坚决维护本国 本民族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进国际秩序持续改善,展现大 国在环境问题上尊重事实的理念,积极而有准备地参与到全球环 境治理之中。兼顾人类环境共同利益,推动和谐世界的最终建立。 参考文献: [1]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4:145~147. [2]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94. [3]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J].环境保 护,2005(6):9. [4]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理论前沿,2005(13). [5]梁海峰.环境治理理论与环境问题的解决[D].北京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郭晓川,女,1971年9月出生,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 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方向:欧美文化、翻译、 跨文化交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