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诚信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典范,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诚信思想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 然学校中的诚信思想建立也不可忽视,诚信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诚信校园建设的宝贵财富。因此,学校要在深刻理 解儒家诚信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和自身的特点,挖掘儒家思想中的诚信思想,积极建立起诚信校园文化。 关键词:儒家;校园;诚信文化;诚信思想 “诚信”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典范,虽然,道家的思想、 韩非子的思想在诚信问题上也有所设计,但是儒家思想对诚信思 想的讲述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如今,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的影 响较为深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儒家思想已经在世界各地广 泛的传播,对社会上“诚信”这一概念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学 校作为作过未来的建设者,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培 养学生诚信为本这一传统美德,共同建设诚信校园,发扬诚信文 化。 我国著名学者王雪勤先生对诚信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他认为 诚信是一种文化,诚信有八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 学校对诚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当前学校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诚信 的实效性与时效性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诚信,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诚信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学校 要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深度发掘儒家传统思想中的诚信 文化资源,并最大限度主观能动性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对 接,努力构建校园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为学生树立以诚信为本的处世观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重要的道德原则,具备诚信意识是良好 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学校要重视诚信教育,为学生树立为诚信 为本的处世观,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诚信行为。我国伟大的教 育家孔子认为,“信”是守承诺、讲信用,生活中即使没有食物 和衣服也要有信,可见孔子对信的重视。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 “信”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孟子认为“信”是人际交往中的重 要原则,并以社会关系为基础将“信”划分为五个层次。以诚立 身,以信为友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应努 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并将以诚立身、以信为友的理念立为 自己的处世观。这蕴藏了两种含义:一是,自己要恪守诚信,获 得他人的信任;二是,诚恳对它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能信任他人。 不管是信任他人还是得到他人的信任,我们都格外重视自身的道 德修养,在不断反省与内化中提升自身的修养。 二、为学生树立严谨城市的求学观念 儒家非常看重学习,针对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的问题,儒家提 出了勤奋求实的理念,这正是儒家诚信思想在学习领域的体现。 儒家理念对人提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和知行合一的要求,旨在 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借鉴 儒家的思想精髓,将严谨诚实的求学观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 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求学观。正确的求学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 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在培养学生诚意意识的教学实践中,学校要 把握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双管齐下对学生的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 方面进行全方位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价值观 的引导下,学生奋发图强,诚信做人,日后必定成为社会建设的 中坚力量。 三、树立以诚信为本的义利观 儒家诚信思想对“义”和“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阐述,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孟子说:“大人物,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儒家推崇君子而鄙视小人,在君子与小 人的区分中,儒家以“义”与“利”作为界限,尚义的为君子, 尚利的为小人。但是儒家并不是全然否定利,而认为符合道德规 范、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获取的利是可以被接受的。儒家思想本质 在于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义信统一,义利统一。若果受社会因 素的影响,无法达到完美境界,则取义弃利、取义而舍信。这种 理念对处于经济体制背景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通过对儒家诚信思想的解读我们能正确认识义与利的关系。学校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青少年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 掌握各种技能,学校的目的为社会输送大量有用之才。在当今这 个开放的社会中,各种思潮不断涌起,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人们的世界观也出现多样化,受利益的引诱,人们逐渐出现舍义 取利的的不良现象。学校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加强对学生的诚 信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学生产生一些列不良的行 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 深入研究,从中汲取养分,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针对诚信教育,学校重视儒家诚信思想的精神财富,并将其引入 到现代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 清) 刘宝楠. 论语正义. 学而[M]. 北京:中华书局, 1990:17. [2] 朱瑞华.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探析[J]. 人民论 坛,2010(2):110-111. [3] 唐贤秋. 道德的基石:先秦儒家诚信思想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90. [4] (清)焦循. 卷十八《万章上》[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627. [5] (清)焦循. 卷十五《离娄上》[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509. [6] 丁原明. 儒家诚信观及其在当代的运用[J]. 山东社会科 学,2003(3):45-48. 作者简介: 卜敏现(1977—),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助理研究员,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