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艳 (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江苏 淮安 211600) 摘 要:数学探究能力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学生要采取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各种问题情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具体实践操作、加强课堂分层练习,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等,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的“讲”基本是是课堂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严重背离了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愿望,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当服务生的角色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高各种有利条件,如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制作帮助学生学习的各类课件或道具等,保证学生学习能够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给予及时的点拨、评价和鼓励,使学生能够长久保持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也就是说,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于设计问题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去做;对于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对于学习中的方法与规律,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有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思维极度活跃,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三角知识时,先让学生猜猜电视塔的高度,然后引入三角知识,让学生思考怎么利用三角知识算出电视塔的高度。学生的兴趣会随之大增,然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法,通过一定的测量,计算电视塔的高度。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知识,而且会慢慢尝试将学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积极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如出是非题: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可以先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然后将想同答案的同学分为一组,让两个小组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辩论,互相说服对方,然后再做一次判断,最后选出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这样。学生有了充分自由的空间、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能够体会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高。而且以后再遇到是非题时,知道从哪里进行分析,知道怎么样去分析。 四、让学生进行具体实践操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究竟取得怎样的效果要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亲身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设计一些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特征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造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根据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计问题时,教师是编剧;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时,教师是导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是观众。学生在课堂上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观众,还可以是修订、补充剧本的编剧。学生在各种角色中来回变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促进自主研究。让学生口、脑、手并用,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发展个人智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课堂分层练习,深化学生自主探究 在新课学习结束时,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从思维、方法、技能等多个方面设置多组强化练习题,包括基础练习、巩固性练习和引申性练习和思考性练习。通过各个层次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被逐步打开,思考变得异常活跃。在设置的过程多,以基础性练习为主,让学生自己探索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自信心。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新知识,在解题的过程中,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提升解题的能力,深化了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分层练习中,掌握学生的不足和薄弱之处,在进行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复习和巩固,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经过上述的几个步骤,学生会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探究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变成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性学习,会自己主动在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数学问题,然后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一定的探究技巧,遇到问题不再盲目,无从下手,而是能够冷静客观地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即使是以前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上课也开始能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慢慢地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或思路。 参考文献: [1]郑薇薇.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李志彦.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