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然而,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却很难通过这一途径达成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在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理论性较强,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在的实际生活过程中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如何就高中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教学?如何将数学理论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本文就此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知识的应用,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学习的价值所在,也唯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高中阶段,知识多为基础性知识,学生既缺乏应用训练,也缺乏应用环境,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的快乐?如何使学生们在独立的学习环境中明确知识的学习意义?这些问题都是高中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而在这其中,又要以数学教师对此问题最为头痛,原因无它,无论是理化还是文科知识,都能够轻易的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践证明,唯有数学一科,知识抽象性强、内容复杂而缺乏感性,与现实生活缺乏直观的、肉眼的联系,学生们曾有“自从算术后的数学内容,不曾使用过。”的玩笑,由此可见,如何深入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交汇案例,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至关重要。 二、数学教学理论联系实践的几种方式 (一)课堂用语生活化 课堂用语生活化,指的是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在理论和例题的讲解过程中加入某些生活化的元素,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也能够更快捷的通过单个的实践案例训练讲解,最终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理解。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学习的兴趣高涨,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 例如在讲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内容时,直线与平面的关系不外乎有三种:平行、相交和重合,这个概念非常简单,但由于学生们过去接触的都是平面几何,对于立体几何刚刚开始接触,缺乏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考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出发进行举例,让学生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最终上升到理论理解的层面。 教师可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说明平面与直线的平行关系?比如说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举出平面与直线平行的例子吗,比如说路边的大树与房屋的墙壁”。 学生们往往被这种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所吸引,课堂氛围热烈,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相继提出教室的高与地面、天花板与照明灯、桌脚与地板等,在这一过程完成了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实践化 所谓教学内容实践化,就是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一些数学知识,其本来就源自对生活的观察和总结,并最终将要反馈回实践应用中去,但学生们对于理论形成的过程缺乏了解,往往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应用,因此,要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化,尽量通过对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的挖掘来进行教学。 例如习题: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2=2,a6=8,求a4。 传统的讲解方法是这样的: 其一:∵a6=a2q4, ∴ q4=4,得出,q2=2, ∴a4=a2q2=4。 其二: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知:a2、a4、a6成等比数列,因此a42 =a2a6=16, ∴a4=±4. 但单纯的数字过于乏味,教师可以尝试使案例更加生活化,例如: 每一代兔子的繁殖数量相同,已知第二代兔子数量为2只,第六代兔子的数量为8只,求第四代的兔子数量。 这种对例题的更改,不仅使得学生更容易展开思考,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并最终由实践形成抽象,并将其反之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反角色评论法 惯常的师生角色应当是学生解题,教师评论,但偶尔也不妨进行角色反串,或者让学生“客串”一把评论者的角色。例如在进行习题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A进行解题,然后再让学生B进行点评,这种新奇的角色尝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主动地参与的课堂角色扮演的思考过程中来。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有限,熟练运用理论进行评论更是有些困难,因此在习题设置时不妨将其实践化、生活化,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思考。 (四)注重实践应用 其实通篇文章都在讨论如何将知识通过实践应用的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主动性增强,同时通过这一类教案的使用,加强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但书本的案例是有限的,教师只有把“实践”二字记在心头,时刻注意在生活中寻找案例,不断地将教学知识点与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才能更为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三、小结 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既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需要,又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必需,只有通过对生活的不断观察来寻找案例,通过对理论的实践应用的不断积累,才能够实现寓教学与生活之中,将教学与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晓红.从“课本”到“趣味数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2]杨永富.协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2012,(11). [3]张玉敏.论开放性教学走进数学课堂[J].教师,2013,(01). [4]刘锡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江西教育,2013,(01). [5]张琦.陈雨楚.就高中数学理论课程实践化谈开来[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