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笔者分析了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模拟卷(五)第25题的问题背景,并展开了教学设计,展示了教学过程,在最后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中考;模拟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背景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考模拟卷(五)第25题,如果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直线成为这个平面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在矩形一个角剪去一个小正方形,请画出这个图形的一条面积等分线。 这是一类探究性问题,先给出一个新的定义,然后运用解决问题。学生初次接触这种不规则图形面积分割问题时感到无处下手,而教者也常常是就题论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笔者立足此题展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作图的基本方法,体会反比例函数模型在几何中的应用。 二、设计简析 (一)设计基础 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了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及用分割法、补图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题干,了解了面积等分线。因此,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以三个不同水平层次的探究活动展开教学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铺垫,环环相扣。同时每个探究活动的设计都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逐步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难点,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实质。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结构 本节课设计三个不同水平层次的探究内容:①探究矩形面积等分线的特征;②探究如何通过分解法、补图法找到问题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分线;③探究如何通过割补法找出该图形的面积等分线。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归纳,寻找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分线。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模型的应用。 (四)设计目标 ①进一步明晰分解法、补图法的应用;②体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函数模型在几何中的应用,体会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过程,学会数学地思考。 三、过程设计 (一)探究过程 探究活动1:矩形面积等分线的特征 问题1:你能做一条直线把矩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 师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尝试,可能会出现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对角线这四种画法。 问题2:请你尝试其他的画法。 师生活动设计:将问题1的结理在同一个矩形中画出,学生不难发现这些线都经过了这个矩形对角线的交点,学生会得出下列结论,过矩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都是该矩形的面积等分线。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问题的设计由学生很容易想到的几条特殊直线入手,通过进一步提问,得出结论:经过矩形对角线交点的任何一条直线都是矩形的面积等分线。 探究活动2:如何通过分解法、补图法找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分线。 问题1:现在你能找到原题中图形的面积等分线吗? 教师活动设计:让学生独立尝试,可以得到图1两种方。 问题2:请同学们讨论,还有没没有其他的画法? 师生活动设计:通过学生进一步讨论,有学生提出了如图2的画法。 师生结合图形归纳,对于复杂图形,一般的解题策略是“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 常用的方法有分解法和补图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探究活动3:如何通过割补法画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分线。 问题1:能否将该图形上方剪下一部分补在右侧,刚好使之成为一个矩形? 师生活动设计 :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可能得到这样的结论:①剪下的必须是矩形;②剪下矩形的面积等于补上矩形的面积。 问题2:回忆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能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借助反比例函数模型,找到剪切点P?(如图3) 师生活动设计:学生在问题1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通过小组互助来突破难点。 图3 设计意图:割补法就是将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填补凑成熟悉、规则的图形,关键是找到分割方法和剪切点。通过分析题意,剪切点的确定往往需要构建函数模型。本题完成割补以后就转化成探究1的形式了,问题迎刃而解。考虑到九年级学生数形结合、函数模型等数学思想意识还不够强,直接解决问题2比较困难,所以设计中扔通过问题1分解难点,分步解决。 (二)回顾反思 问题:①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什么?②我们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的?③分别说说在解决面积等分线问题时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起到课堂小结的画龙点睛作用。 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教者主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探究。本节课在设计中以问题为中心,赋予学生观察、猜想、推理、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真正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