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担任电视台、电台新闻部值班主任(新闻主编)有多年,在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的稿件中,发现许多新闻稿件的导语落于俗套 ,过于格式化 ,缺乏新意 ,不但不能让人引人入胜 ,还让人觉得十分罗嗦,有时还不但没有达到导语应有的作用,还让人不知所云。试举几例 : 导语一:“买保险在我们城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车辆保险等等各种险种,琳琅满目,现在农村里的农民也买了保险了,是各级政府给农民们买的,全市210万农民都买了保险,房子买了保险,人也买了保险,这农民的日子越过越轻松了。” 导语二:去年以来,长汀县工商局、消委会从建立消费维权长效监管机制入手,实行12315服务台、消委会秘书处、检查大队三位一体的办公机制,深入开展“天天3.15”活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奏响了一曲曲维权护法的凯歌,被广大消费者誉为“保护神”和“娘家人”。 导语三:近日,新罗区适中镇计生办的干部走村入户,向在外务工育龄妇女的家属或本人,发放一种已付邮资的计生专用邮资信封,不仅邮寄准确了,而且也省事省钱了。”既方便了广大外出已婚育龄妇女 ,又加强了流出人口计生跟踪管理。 导语四:近日,漳平公路分局组织人员在省道203线和208线的漳平至新罗、漳平至华安的40公里的省道两旁进行植树绿化。这是漳平公路部门开展创建“千里文明风风景走廊”的体现。 导语五:近日,长汀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受灾地区,奋战在抗灾和救灾的第一线,与当地群众一起清理竹林地,采伐受灾的竹材。经过广大干部和林农一直努力,灾情已经受到控制 ,损害降到了最低。 导语六:近日,新罗区龙津种业有限公司门市部持续迎来了农民购买种子的高峰。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目前已经储备了超过10万公斤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种子,能够完全满足春耕的需求。 再有,笔者认为,对同一个新闻来说,即使其导语表达上完全正确,但是如果始终保持同一形式而不加变化,将流于僵化和乏味,难以吸引受众注意。所以新闻的导语应加以改进,特别是电视新闻导语。 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等一些大的媒体,他们进行了尝试,将新闻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新闻的导语日益通俗化,贴近大众生活。新闻导语的通俗化体现在:首先,在新闻播报风格上,注重生活化和通俗易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在新闻表达用语上,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提升亲和力。最后,在对新闻评论方面,对这则新闻的评论更加鞭辟入里 ,有根有据。 1 叙述式:将一条新闻的最精彩、最吸引人、最有悬念的部分提炼出来 传统的新闻概念将之定义为“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的总和”,而基于对新闻导语的考虑,应该对其特点进行重新定义。对于新闻报导来说,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繁多,怎么样选择性的挑出其中有价值的去报导呢?这时候,新闻导语就很重要了。 例如,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一条新闻《上海商家备好年夜饭》,导语为:“除夕之夜,谁家不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呢?精明的上海商家说,别在家里忙活了,年夜饭,我做给你吃。”这句导语亲切家常,像是普通百姓之间的对话,一下子拉近了与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与“为给市民提供欢聚一堂的场所,上海多个商家在除夕夜推出年夜饭”这种机械僵硬的导语相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看中央电视台一条报道《手术钳腹中“停留18年”》的导语:18年前,浙江一位剖腹产妇女再次走进医院,因为剖腹产手术后她身体一直不适,采取多种治疗方法都无济于事,直至有一次因为摔伤住进医院,照了X光片后才发现,自己的肚子里居然有把血管钳。仔细品读这条导语,不难发现它先“讲”事件,吸引观众探究原因的好奇心,再“讲”结果,前后结果的对比 ,将新闻展现在受众面前。 应该注意,通俗易懂并不等于平铺直叙,即使是使用白话,也应该注重设置悬念,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此外,新闻主播也应该注重播报的技巧,通过神态表情、播报语速、情绪起伏来体现新闻的内涵,声情并茂的播报新闻内容 ,使受众能够认真收听这条新闻。 中央电视台的一条报道《义乌 :五千多箱假冒货被追回》,导语是:“浙江义乌是我国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日前五千多箱假冒内衣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五千多箱是什么概念呢?以四吨载重的卡车来装运,需要三十多车才能完成,那么,谁具有如此手眼通天的能力,能够将这五千多箱内衣偷走呢?”通过对五千多箱内衣一夜之间不翼而飞被盗的氛围渲染以及悬念的设置,吸引了受众的探究之心。与导语“浙江义乌技术监督部门封存的假冒货被货主连夜运走,近日,这批假货被市民发现并举报,最后成功追回。”相比,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更加具有吸引力,设问更加新颖,对新闻内容交代的更加清晰,之前的导语仅限于将事情交代清楚,平铺直叙,缺乏新闻导语应该具有的特色。 再看一条《贼大胆,偷来货品开商店》的新闻,这则新闻采用了设置悬念的说法。请看导语:“在深圳龙华镇,有一间杂货店,这里卖的东西从外表看没什么特别,但是上面还粘着别家商场的价格标签,原来这里卖的东西都是偷来的。”这就设置了悬念:这个杂货店的货是从哪里来的?在吸引了受众注意后 ,再进入正文内容播报 ,与之前的导语 “深圳警方近日抓获一伙盗窃团伙,并从窝点搜出被盗商品三千多件,价值七万多元。”的平铺直叙相比 ,成功吸引了电视受众的注意力。 根据上文所述的“叙述式”导语的写法,笔者对上文罗列出的导语3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导语为:近日,新罗区适中镇向在外务工的育龄妇女家庭,发放一种特别的邮资信封,使用这一信封,不仅不用花钱,还能快速准确地将信寄到目的地。”不仅设置了悬念 ,还对语言进行了精简和提炼。 2 评论式:对一个事件三言两语、一针见血地进行点评 ,表达编者的意见 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一条新闻《北京放宽大学生留京限制》的导语:“北京的人力资源市场一直在嚷嚷求贤若渴。可实际行动比起上海,深圳等城市并无特色。为提升人才吸引力,北京将放宽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除研究生外,成绩优秀的本科生也能享受到各种优惠。”这个导语实际上是批评北京市这几年的人才政策未能放宽,缺少特色,使用直接评论的方法,直接指出北京人才政策的不足。 按照这个“评论式”导语的写法,我们试着给前面所列的导语一进行修改:如今广大农村的百姓不仅象城市人一样买了人身保险,还为自己的房子也买了保险。不过,这是各级政府给他们买的单,有了这“双保险”, 这农民的日子是越过越轻松了。改过之后的导语,不仅告诉观众政府为农民进行人身保险和农房保险,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轻松。 根据电视新闻的特性 :时间限制、有图像 ,笔者者还觉得 ,有些电视新闻可以省略导语。如以下这些新闻,加上导语不但没有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还让人觉得画蛇添足,浪费时间。如: 导语一: 3月14日,上杭县开展踩街游行、摆摊咨询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而正文中又写 :“ 围绕今年 3。15“消费与责任”的主题 ,上杭县工商局组织城区全体工商干部排成两队,在夕阳红腰鼓队的引领下,扛着“消费与责任”、“强化食品责任意识、确保食品安全消费”等宣传牌 ,进行踩街宣传。……” 导语二:“3月20日,记者在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看到,广阔的田野上到处呈现出一派闹春耕的繁忙景象。机耕手王永平等人组成的农机服务队正驾驶着拖拉机、旋耕机下田进行溶田作业,为农民春耕生产提供服务,加快早稻插秧、抛秧的进度。 ” 而随后正文:“入春以来,该县农机部门深入各乡(镇)组织农机服务队 ,动员农机手下田作业……”。 导语三:“当前,正是农民进行水稻秧田管理的关键时期。连日来,长汀县、乡农技人员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育秧技术指导。” 而正文中又写:“为确保……开春伊始 ,就组成春耕技术、执法、信息等服务队 ,下乡进村入户开展支农服务……”。 以上这些新闻,笔者感觉纯粹为导语而写上一个导语,删去这些导语,直接进入正文,完全不会影响观众对这条新闻的理解与接受。 3 结论 如今是信息时代,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加快,受众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谓的等待上,更不愿意听那不知所云或千篇一律又啰嗦的导语。笔者认为如果不及时改进电视导语的写法,必然会使一批观众因导语的问题而流失。因此,电视新闻导语应与时俱进地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李丹婷.浅谈电视新闻导语[J].新闻实践,2007,7. [2]魏惠敏.试论电视新闻导语的特点[J].经济师,2009,10. [3]李慧娟.电视新闻导语创作之我见[J].活力,2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