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特定的文化由特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同时, 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帮助人类养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优秀的文化也能够推动社会稳步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制约经济的增长。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发扬先进文化,用文化生产力来推动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将文化信息作为核心力量, 充分发挥出其积极作用。本文分别从文化生产力对人类素质水平提高的影响,对经济、社会效益的改善以及如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优势等三个方面来探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不断提高人类综合素质, 激发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拥有的巨大影响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对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劳动力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要素,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社会整体生产状况及经济发展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劳动力既能够创造出各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又能够利用各类设备最大限度的带来社会财富。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通过对劳动力的直接作用而影响社会生产效率,其内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被充分展现出来。同时,通过劳动力素质的进步与解放,最终促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为我国经济、 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换言之,文化拥有意识形态和潜在生产力水平等两大功能,其能够直接影响社会产出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带动了大批文化产业的兴起,各种各样的文化服务与文化商品极大的满足了人类的发展需求,完美的将文化、 社会、经济紧密联系起来。 然而,文化生产力又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优秀的文化能够极大的发散劳动力的思维,解放人类的创造力,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旦文化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使劳动力智力增长速度与时代发展速度脱节,严重束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给经济、 社会带来巨大的阻碍。因此,不同背景下的文化对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更好的发挥文化生产力对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作用,在弘扬文化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及时逃脱腐朽、僵化的文化,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和开展文化教育等途径,最大限度的宣传优秀文化, 逐步建立健全新的文化体系, 不断优化劳动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确保经济、社会高速运行。 二、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协调发挥社会、经济效益 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历史现象,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文化被列入生产性经营活动的范畴,其便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基础。这种文化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种生产力都必须严格遵守统治阶级的指令,必须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最优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因此,文化生产力在迈向行业生产环节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策路线,又要不断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展开, 统筹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那些只关注经济增长速度,而不考虑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率的做法,只会阻碍文化生产力发挥积极的功效,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最终产生堕落、腐朽的落后文化,严重危害社会健康、 稳定的发展。例如,有些地区贩毒事件此起彼伏,给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也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再如,局部地区纵然赌博恶习的产生,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有关部门维护地区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那些只在乎社会效益,不计较经济效益的做法也违反了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同样会制约先进文化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导致文化多功能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浪费地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例如,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对各类文化行业实行“包干”政策,并要求所有的文化都要严格服务于政治发展,在文化领域不停进行各类不科学的运动,最终导致该阶段的文化停滞不前。 文化生产力发展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创造出高效的社会效益。 文化虽然不是政治生活的产物, 但其对文化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文化行业的发展都应该为社会的发展而服务,并为时代的发展提供多样化、健康和谐的文化指导,使全体公民都能同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生产需求,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生产力去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断感化人类、塑造人类、教育人类。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各类文化活动不断宣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让全体人民能够平等的接受思想教育。与此同时,相关文艺工作人员还可以定期组织组织文艺娱乐活动,让更多有特殊才艺的人员有机会发挥其技能,在充分激发群众学习、参与热情的同时,抓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机会, 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优化劳动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此外,我国各项文化事业还应该积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建立文化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整体局势,树立远大的目光从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经济建设想联系,帮助全体人民养成正确、健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同社会恶势力做抵抗,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本着对人民、社会、国家负责的态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事业的另一个推动者便是经济发展,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与经济效益的逐步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文化市场和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与文化生产力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文化对社会经济建设的介入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其二,文化事业部门通过建立各项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文化在社会经济、总体建设中的参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随着红色文化等旅游娱乐项目的开展, 给某些红色根据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政府、企业、私人、外资依旧各类行业组织对文化的大量投入,产生了多样的商业娱乐活动。同时,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衣食住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收藏文化等活动越来越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趋势,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此外,各级文化事业单位为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纷纷建立了各类文化产业。因此,近年来,我国各类文化产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通过文化事业单位自身的创造,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缓解了过去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情况,为我国财政减少了开支,成为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 三、 充分发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速发展对我国开展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内在作用,效益的获得也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文化生产力要想真正服务与经济建设,服务与改革开放,必须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第一,有关部门和主要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在生产力中的潜在能力,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运用先进的文化更好的发展经济、社会。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中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教化、指导劳动者不断改进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性的汲取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掌握大量的新鲜信息资料,并结合有关科学技术,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力量,应该不断革除落后文化,逐步加大对先进文化的投入水平,充分调动全体社会人员的力量,协调利用政治、经济等方式,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用以迎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相关人员应该进一步拓展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建设方面的途径。文化生产力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近年来,我国众多地区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竞争市场,走出了一条科研与企业、校园与企业联合的道路,不断将文化生产力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众多地区建立起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文化活动。这种文化介入经济活动并获取丰厚经济收入的项目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一条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和谐发展之路,成功的将文化生产力转换成了物质财富。然而,我国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阶段,各类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健全。市场发育还未全部完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及时注意到这点,尽快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文化市场制度,以文化与产业联姻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的开发出各类文化资源,及时把握市场咨询, 不断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第三, 我国所有的文化事业单位都应该坚定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通过不断革新已有的思想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心,努力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和经济。首先,应该将文化建设目标定位于国际一流标准,将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发展相协调,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推动经济发展。其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因地制宜的原则,开辟出一条别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充分彰显出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吸引消费者前来旅游观光,拉动国内需求。再者,政府应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文化发展体系,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此外,还应该把握时机,营建出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在创造多元文化的同时,强调主旋律的作用。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繁荣了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用文化生产力来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 胡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文化消费需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 . [2] 王廷丽.文化生产力:涵义辨析与科学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8) . [3] 尤芬.文化生产力: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文化生产力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8(3). [4] 周革非,周力.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和力量———文化生产力问题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4(2) . [5] 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