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创业成 本低、产权集中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发展见效快等特点。但 是,占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又是工业能源消耗和工 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非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和手段 仍在小微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低碳 发展的进程, 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极 为不利的影响。小微企业积极参与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转 型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升 级等方面释放正能量。 一、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因与本质 (一)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因 1.追求利润是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因。追求利 润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在全球低碳革命到来之际,以化石 能源为基础的企业,利润实现方式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是化石 能源日趋稀缺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使企业承受巨大的成本压 力。二是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和管制措施,传统利润实现模式 越来越困难。三是企业面临着上下游客户和消费者选择的压 力,碳排放高的企业逐步被淘汰出市场。四是气候变化使企业 产业链变的更加脆弱,只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量物 质投入的依赖,依靠创新才能保障产业链的安全。从另一视角 看,低碳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重塑利润实现模式的新机会,建 立在依赖化石能源的生产体系将被打乱,市场将面临重新洗 牌。低碳技术创新先行一步的小微企业,将抢占新的产业制高 点,开拓新的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 赢得利润的实现。 2.经济责任向社会责任的发展是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 外在动因。经济责任是企业程序性的责任,强调企业是要素资 源的使用者。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 注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小微企业外部和内部双重约束 日趋加大,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承担社会责任 和注重运行质量的考核。企业责任由经济责任向社会责任发 展,由程序性责任向结果性责任发展。而结果性责任或社会责 任强调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重构和创造,以形成新经济 的平台,从而促成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 (二)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本质 低碳技术创新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 新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消费观念的根本 性转变,从而有效控制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保护生态平衡。 在这一意义上,无论是节能、降耗、减排,还是开发利用可再生 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都必须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得以实现。 小微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单元,也是温室气体 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战场,并且承载 着技术创新、能源供给、设备制造等众多功能,肩负着推动社会 节能减排的责任。但技术含量较低,管理粗放是不争的事实。小 微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了,技术含量、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了,我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将有一个大的提升。因而,小微企业低碳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开发利用低碳技术,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 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促进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以低碳 技术引领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开拓新的产业,实现低碳化 发展。 二、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特点 (一)范围的广泛性 低碳技术创新的外延范围广泛,涵盖整个企业以及其他相 关利益主体。由于小微企业活动及对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的运用,操作中具有很广的辐射面,低碳技术创新同时需要涉 及诸多环节。在对象层面上,包括物质制造部门和非物质制造 部门,也包括相关利益主体资源的配置行为;在范围层面上,包 括各项业务活动及其他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社会活动。在 内容层面上,除开发利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和设备工艺、 实现能源利用方式转变外,还涉及开拓新的产业,培育新的增 长点,构建新的客户群,开拓新的市场。 (二)目标的多元性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不 是单纯的物质富裕,更不是GDP 的增长。虽然造成气候问题, 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微企业运行的 成本外化模式难辞其咎。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必然触动和 改变发展模式、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目标具有多元性,既包括生态效率层面的,也包括持续发展层面的。 (三)过程的延续性 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延续周期 长,见效慢。低碳技术创新效应有些在短期内可以体现出来,有 些却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如发展观念和消费 观念的根本性改变。在利用低碳技术对落后产业进行改造和高 能耗产品的替代方面,周期则更长,难以在短期内见到产生的 综合效应,从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等因素全面评价小微企业 低碳创新的成果更难,应预见低碳创新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风 险性。 (四)模式的多样性 低碳技术创新模式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合理 制度安排,是小微企业低碳发展的有效保障。小微企业低碳技 术创新与一般技术创新在背景、内涵及方法上具有显著的区 别。低碳技术创新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创新模式的多样 性。是选择“突破式创新”,还是选择“渐进式创新”;是选择“根 本性创新”,还是选择“自由式创新”,需要依据国情和小微企业 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加以选择。 三、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障碍 (一)低碳技术创新理念尚未被所接受 事实证明,小微企业至今尚未接受对清洁生产至关重要的 生态环境成本理念,其活动结果使生态环境成本外部化。如我 国众多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的被沿河或周边众多的化工、造 纸、制革、服装等污染严重的小微企业所包围,企业不经任何处 理的废水往往直接排入河道、湖泊中。从小微企业自身讲,内部 成本降低了,但却对河流、湖泊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同时对 居民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有资料显示,近期小微 企业生态环境成本外部化甚至有加剧之势。 (二)能源保护尚未成为企业准则 开发利用低碳技术,促进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节约使用 能源、特别是碳基能源是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实际上小微 企业并没有真正树立起能源保护理念。据统计,2010 年,工业领 域的能源消耗为21 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65%, 而工业领域的能耗全都是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企业能耗。 (三)低碳产品尚未成为企业的首选 在发达国家,具有碳标签、低碳认证的产品一般是市场上 最好销的产品,也是终端消费者首选的产品,但在我国,这方面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企业研发成功的低碳产品,由于成本费用 高,价格高,市场接受程度低、效益差,于是逐步放弃了此类产 品而转向非低碳产品。在严峻的市场面前,为了求得生存和有 利的竞争地位,企业本身不愿意参与低碳技术创新,小微企业 尤其如此。 (四)低碳产品认证尚未引起重视 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经济、低碳技术优势,在贸易中设置 “低碳壁垒”,对产品市场准入严加限制。英国、日本、韩国等国 家已进行了很多产品的低碳认证。在我国,虽然也已实行环境 保护执行标准和产品环境认证体系,但还没有低碳的相应要求 和指标,还只是停留在产品的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的层面上。出口的纺织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多次 遭遇“低碳壁垒”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 着越来越多国家低碳产品制度的更加严格,更多的产品将被纳 入低碳认证、碳标签范围,出口风险必将增大。然而我国企业仍 未将低碳技术创新这一发展战略问题列入议事日程,特别是小 微企业。 (五)低碳发展是企业的一种无奈选择 由于小微企业存在的短视思维,在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 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环境下,虽然主观上并不愿意走低 碳发展的道路,但意识到法律的威严,无奈只有选择低碳发展 方式。低碳技术创新成为小微企业的被动行为,并非积极的主 动行为。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小微企业尚能按照规则行事,但一 旦政府监管稍为松懈,企业行为就会变形、走样。 (六)低碳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政策驱动 低碳技术创新是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责任的履 行,对协调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 用,它的实现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驱动和合理强制。目前,各级 政府出台了一些推动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效果 明显,但力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 四、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实现的路径选择 (一)观念先行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富裕的物质产品和发达的物质 文明,同时也带了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 和环境污染三重威胁下,迫使人类对传统发展观念进行反思和 转型。政府和小微企业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层面的责 任主体,必须用低碳思维重新考虑发展方式转变问题。观念先 行,是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路径选择。从政府层面讲,以 转型发展的视野,在战略上积极部署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并 加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从小微企业层面 讲,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真正承担起履行节能和温室气体减 排的首要责任。一是从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转向追求 可持续消费。即摒弃贴牌或低层次生产,通过提高消费质量来 减少消费数量,最终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二是从满足产品 需求转向创造低碳需求。即依靠领先一步的技术突破,创造低 碳需求、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三是从功能产品转向功能与低碳 结合的产品。即把企业流程研发、采购、制造、包装、促销、服务 等环节都纳入到低碳技术创新思维下加以改造,开发和采用清 洁工艺,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并通过提供 低碳产品,满足人们日趋增长的低碳需求,将持续消费变为现 实。四是从“耗资源”转向“省资源”。即以“零垃圾”思维为废弃 物处置管理评价标准确定的指导思想,通过废弃物的分类处 理、定期回收,实现企业内部产生的废弃物的再资源化。 (二)政策驱动 低碳技术创新,政策驱动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小微企业低 碳技术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相关政策驱动的不足。 因而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解决政策驱动问题,以形成足够的 激励机政策,引导、扶持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通过建立与市 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以政策驱 动,扫清行动前的障碍,为推动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实现 提供强大的市场激励。如制定低碳技术研发的引导政策,设立 小微企业研发引导资金,夯实基础研发工作。对于研发的成熟 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辅以相关政策,快速推向大规模的商 业化应用,以声誉和品牌塑造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从更广阔 的层面看,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引导、扶持与激励政策。主要体现 在: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设,为低碳发展提供基础性 的市场条件,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关系,在减少排放和 环境保护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引领小微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 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为低碳技术创新注入生机和活 力;促进小微企业不断增加低碳技术创新的“硬件”以及技术推 广、人员能力培训、碳标签与认证建设、节能计量的投入,为低 碳技术创新的实现创造必要的条件;要为小微企业低碳技术创 新在市场准入、人才培养、税收支持、金融服务间才能摆脱这场危机。世界经济史表明,全球经济低谷时期,贸 易保护主义必然抬头。当前,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各国贸易 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质量”借口成为有 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与此同时,产品质量也是企业的生 命线,如处理不慎,很有可能全盘皆输,丰田“召回”事件便是一 个典型的警示案例。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 提出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形 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新要求, 继续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参考文献】 [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2011 年、2012 年年度报告, 2013 年半年度报告[EB/OL].福田汽车官方网站,2013.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黄长田,王明霞.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福 田汽车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案例[J].上海质量,2013(1). [4] 卢锋,李远芳.中国贸易条件及其与宏观涨落关系(2001—2011)——— 开放大国经济的“飞去来器效应”[C].经济研究工作论文,2012. [5] 马相东,杨丽花.贸易模式、企业异质性与国际贸易:研究述评与展望 [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4). [6] 宋磊.创新活动中的中国悖论:成因与启示[J].新视野,2013(2). [7] 杨朝晖.福田汽车唱响科技创新好声音[N].科技日报,2013-03-05. [8] 杨丽花,张美娟.美国“再工业化”及其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J].新视野,2013(5). [9] 朱邦宁,马相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制约与对策[J].中共中央 党校学报,2013(5). [10] Bernard AB,Jensen JB,Redding SJ,Schott PK.The Empirics of Firm Heterogene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 2012,4(1):283-313. [11] Crozet M,Head K,Mayer T.Quality Sorting and Trade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2,79(2):609-644. [12] Chaney T.Distorted Gravity: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4):1707- 1721. [13] Helpman E,Itskhoki O,Redding S.Inequality and Unemployment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etrica,2010,78(4):1239-1283. [14] Helpman E,Melitz MJ,Yeaple SR.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300-316. [15] Johnson RC.Trade and Pric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6(1):43-56. [16] Kugler M,Verhoogen E. Prices,Plant Size,and Product Quality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2,79(1):307-339. [17] Manova K,Z Zhang. Export Prices across Firms and Destination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2,127(1):379-436. [18] Melitz MJ .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J].Econometrica,2003,71(6):1695- 1725. [19] Schumpeter 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Profits,Capital,Credit,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责任编辑:X 校对: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