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50000
本论文支持: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 :GZ0105【文章摘要】 高职教育志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人才能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能够提升岗位竞争力,获得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是提升高职学生技能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理想职位的有效手段。发挥双方力量,为学校更好的培养人才服务,为企业获取技术能手提供人才供应。本文从校企合作的意义、问题、合作方式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订单培养;实践基地;学制改革;工学交替 高职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也是为了能够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技术岗位而进行学习。这是高职相对于本科院校的优势。既然着眼于技能的掌握,就业的竞争力。那么让企业与用人单位走入校园,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毫无疑问是一条正确的光明的路。对学校、对企业、对学生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校企合作的发展与问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的概念已经并不陌生。一些高职院校也已经走上了校企合作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通过摸索与实践,有所收获。但是伴随着发展过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校企合作是让教学体系侧重实践化的保证,是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起步相对来说晚,开始时期主要是学习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优秀经验。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些院校,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校企合作。而是一味的照搬。又有些院校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化。找来企业人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署名,签订校企合作合同但却未具体实施。这些都是阻碍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校企合作发挥功效的不良因素。 分析这些乱象出现的原因,不一而同。从宏观角度讲,校企合作是教育部鼓励与倡导高职院校进行的,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在各省各地方教育部门,也没有具体的办法和细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校企合作进行到何种程度。致使一些院校敷衍了事。从校方角度分析。一些高职院校是原有的大专与合并中专转换而成。办校理念没有发生真正的转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从思想层面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高职发展的重要性,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2 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让各个合作方式发挥效用 2.1 从硬件环境和软实力角度划分 从教学硬件环境角度合作:可以划分为实验室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建、场中校、校中厂、一体化教室等等。在学校中,企业可以提供设备,打造实验实训基地、可以把实际生产的设备拿入校园中。在学校中进行生产活动。学生在生产活动中得到磨练,提升技能,帮助学校完成了教学,提升了硬件环境,也为企业的生产做出了贡献。用很少的人力物力,获得了更多的产品。打造双赢局面。 从教学软实力角度合作:校企合作,为的是提升教学质量。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可以在工作闲暇时间走入课堂,以兼职聘任的方式,把最宝贵的工作经验直面的传授给学生。学校也可以让教师走入企业,去参加培训和参与生产,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2 从企业参与度进行划分 首先是企业参与模式:一些企业对校企合作持怀疑态度。不确定校企合作是否可以帮助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利益,实现真正意义的双赢。所以在初期,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可以让企业以参与的态度,进行部分合作。逐步发现校企合作的意义。并积极投入到校企合作当中。其次,订单式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校园主动为其量身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企业人员随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企业与校园交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打造适合的课程体系。直接参与到技能实践培训当中。让企业满意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最后,工学交替培养。三年的学习时间,在校园中度过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最后一年走出校门走入企业,顶岗实习。有学习过程有工作体验,工学交替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3 校企合作双体培养的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实践:建立“服务外包”机制服务外包-般来说指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将企业内部某些服务性工作及某些周期性的活动或职能以签订服务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相关服务供应商去完成。服务外包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低成本、高效益是服务外包对企业最大的贡献。 对于企业而言,与高职院校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将相关项目过程尤其是培训业务、知识流程交付相应院系完成,既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又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技术业务力量。另外,企业吸纳高职院校教师、优秀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市场调研,组成校企科研团队,就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技术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共同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难题,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叶舟,朱达凯.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 .2012(06) [2]孙峰.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组织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12(10) [3]陈沛富,闫智勇,纪颖.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研究 [J]. 职业技术教育 . 2012(16) [4]吴红宇,杨群祥.影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因素研究——基于91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2(16) [5]赵善庆.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 .2012(07) [6]刘永红,梁艳清,付俊薇.完善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及建议[J]. 职业技术教育 . 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