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95
项目基金: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PLC 技术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XZJJG-13-085。【文章摘要】 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需要,对PLC 技术应用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建成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材、一体化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整合PLC 技术应用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 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PLC 技术;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职层次的学生基础较薄弱,且生源文化素质不断下降,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颇感困惑。我校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教学初期也同样碰上这样的问题, 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推进,我们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重组PLC 技术应用的课程内容,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描述PLC 控制技术的典型工作任务单元为教学内容,实施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材和一体化评价体系。通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了,在动脑又动手学习接线、编程、调试的过程中,会想问题了,会提问题了,会和老师展开讨论了。下面是我们在PLC 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五个“一体化” 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1 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学校与企业零距离,要求课程与职业能力零距离贴近,课程是学生末来从业需要而学习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是连接并实现职业工作岗位和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桥梁。一体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从职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入手,分析出每一技能培养所需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在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下,尽量体现职业性,即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有相关性、与社会生产工艺相符合、与企业能对接,学生在学校所习得的技能与他们的生活世界是密切联系的,搭建好职业与课程之间的“绿色通道”。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校的实践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的训练,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融合,达到毕业与就业的零过渡。 根据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需要,基于PLC 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的典型工作过程,以三个学习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理论知识真正以必需够用为度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把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重新序化课程体系,内容设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注重反映最新的PLC 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内容, 并适当地编入工程中较成熟的技术,内容叙述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每个工作任务都能与实际工程相关联,使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每个工作任务都便于实际操作,工作任务实施后有项目的考核与评价,并且评价参照了国家维修电工考评标准,与学生职业资格取证联系起来。强调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的要求,注重基本概念的阐述,降低理论分析的难度,重点强调基本理论的应用。 2 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体化教学场所 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首要的硬件条件,可以保证学中做、做中学的顺利进行。教学场地的一体化,要求实验设备装备在技术先进的一体化教室。教师授课完毕,立刻就地进行实践,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理论和技能相互交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容易保证每个教学任务单元都能做到教师的理论指导与学生的实践,在空间上保持一致性,在时间上保持连贯性(课时安排一个上午)。在一体化教学课堂中, 教师介绍了课程实例的应用环境,注意事项、讲解了预备知识后,给出解决该实例的编程思路,再由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编程、上机调试,教师评价或鼓励学生成功的方面,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归纳、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每听老师介绍完一个实例,在教师指导下编写出程序,并立即上机试验,并通过示教板的正确接线校验自己编写出的程序是否正确,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我校加大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力度,组建了新的PLC 实验室,实验设备有24 套,20 套是三菱FX2N,松下、欧姆龙、西门子、施耐德各一套。这些设备装备在一个技术先进的一体化教室,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为一体化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证。 3 授业与解惑于一体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灵魂,“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理论知识,还应有中、高级以上的操作技能,取得了相应的中高级工、考评员资格证书。教师同时承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充实。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解惑高水平,而且还要有工程技术的授业真功夫,能说能做还能写。 在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中,我校实行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配对,安排多教师合上一堂课,以理论教师为主,实验教师为辅,他们分工合作,主次分明,优势互补。对教师的考评,理论教师侧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实验教师侧重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的培训学习按缺什么补什么,缺实践能力的安排更多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理论水平不足的优先安排课程进修、专题学习,培养一体化的教师队伍。 4 知识与能力相融合的一体化校本教材 一体化的教材既要介绍理论知识,又要演示工程技术,指导学生在实验实践设备上进行工程技术的操作演练,这种教材要与学校实验实训设备配套,是知识与能力融合的校本教材。一体化的教材要对理论性的内容和实践性内容重新组合,加上企业岗位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衔接起来,将整个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个模块,教、学、练同步进行。 学校在组建实验室后,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现场调研,和一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对PLC 技术应用课程的能力层次和知识层次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经过反复修订,形成基于PLC 技术应用的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主体框架,包括三个学习项目,六个工作任务,以及与之对应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真正以必需够用为度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把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建设成为一体化的校本教材,以基金项目支持出版发行。 5 应知与应会相衔接的一体化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改变传统的方式,采用“考试+ 评价”的新模式,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相应岗位能力为主的综合化考核。实行一体化教学后,理论考核可以融合在实操考核中,而实操考核可以在任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中。在学生完成某一典型工作任务单元的实践训练时,以轮查的方式立即对某一小组的学生进行操作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安装接线规范、程序设计方法、理论知识依据、实验现象记录以及故障分析排除,老师通过安装接线的检查、程序思路的提问、故障现象的排查等多方面对学生小组的“产品”进行评价,若学生这一次没做好,就指定下一次继续接受检查,引起他们对下一项训练的重视,力争在下一项考核中努力赶上。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单元编写出一个学生工作任务单,任务单有资讯内容、思考题、工作计划、电路设计、故障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学习心得、教师评价等内容,对学生的评价采用随堂教学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这种综合评价方式可以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 PLC 技术应用课程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检验学生对PLC 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说测试学生对PLC 技术“应知”部分的熟悉程度。期末总评采用期末理论和平时实操各占50%,提高平时实操所占的份量,也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 重视对学生日常教学的考核,日常考核又使得理论“应知”和实践“应会”联系更紧,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6 PLC 技术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6.1 一体化教学,实现“做中学的真正含义 综合教学法可以使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反复穿插重复控制理论知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学生的实际知识,学生都是新鲜的,不仅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年轻的导演,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6.2 综合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PLC 技术的应用,但也要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行业。 6.3 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也是高级电工技能;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但也有新的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对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教师应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可以PLC 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规范教学过程, 操作和精确的指导,示范,小组或个别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 6.4 综合教学改革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产品,其综合职业能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教学的实施,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社会认可的企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促进高校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谢新涛. 中职PLC 一体化教学的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2012,(8). [2] 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叶俊.PLC 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 职业技术; 2009,(12).. [4] 乔臻.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教育与职业; 20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