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摘要】通过对中国施工企业国际化的 内因分析和劣势分析,提出中国企业国际 化战略的注意要点。 【关键词】国际化;劣势;战略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特别是建 筑施工企业,都在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走 出去”战略。该战略的实施不仅是国家从 长远利益出发而必须走的一条路,对于企 业自身来讲,也是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取得 一席之地的必然趋势。走出去本身就是一 个锻炼成长机会。企业通过走出去策略, 不仅融合到了全球化的经济平台上,同时 在自身的管理和经营思路上逐步趋向规范 化、国际化。自身实力的增强不仅为了给 企业未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拥有较强 的竞争资本,同时也让该行业的发展趋向 公平和稳定,为下一个质变的过程做好准 备。 本文通过老挝的市场考察为出发点, 通过某企业在老挝的市场运作方式,从宏 观角度去了解中资施工企业在国际化道路 上遇到的企业发展障碍因素。通过对这些 因素简单的分析,了解施工企业国际化过 程中的战略决策,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和观点。 1 考察背景 老挝国家整个经济形势起步较晚,国 家本身尚没有发现大量的矿产资源或者有 利于经济腾飞的有利因素。因此大量中国 公司在老挝的项目都是通过老挝政府向中 国政府申请优惠贷款来作为启动资金。操 作的程序也是中方公司尽最大努力通过代 理和老挝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探讨项 目的可行性。通过可行性评估的项目便可 以进行接下来的贷款操作流程。贷款下来 之后,牵头连线的公司开始实施项目。项 目的实施方式大多是EPC 或BT,BOT 之类。 在这样的环境中,中资公司之间的相 互竞争也有越演越烈之势。我们在老挝的 第一个试探就是与其他中资公司的竞争失 败而告终。调查几个中资公司的项目后发 现,前面所述案例仅仅是众多雷同项目其 中之一。 2 中国公司国际化的原始动力 2.1 国内经济发展有突破瓶颈需求 政府强调实施的“走出去战略”,个人 认为国内竞争及市场的饱和是其中一个因 素。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过热的“产能过剩” 一词看出端倪。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貌似 进入“瓶颈”阶段。大量的资源消耗型企 业越来越不受政府和民众所接纳,因为他 们导致的污染正在遭到反对。对于建筑业 来讲,这些企业从上游的钢铁厂,水泥厂 以及各种建材生产企业,到链条下游各大 建筑公司,均出现竞争过于饱和,发展趋 势放缓甚至下降。这样的国情下,出国另 谋出路是企业发展存活下去一个客观原因。 2.2 巨额外汇提供资金需求 另一个原因,应该和我们国家的外汇 储备密切相关。最近成立的金砖国家发展 银行在国际上又一次成为新闻热点。大量 的外汇储备并没有给购买外汇的国家带来 实质性好处,反而随着美元贬值积聚成一 个危险源。使用外汇的方法又非常有限。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不失是一个良性循环的 办法:通过企业自身在海外发展,获得国 家政策性支持,有资金基础,便有了发展 的前提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企业走出去 并不是因为自己实力已经达到可以和其他 国际公司竞争的水平,反而是因为内部经 济在某一个时期飞速发展而积累出来的离 心力。这些企业一旦处于国际竞争环境中, 问题不断涌出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3 施工企业国际化劣势分析 3.1 资源配置能力不够 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化的平台下竞争, 其中一个核心的能力就是资源的全球配置 能力。很直接,拥有的资源就直接决定了 企业的成败。这些资源主要有物力资源, 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物资的全球配置需要企业首先在国际 市场上有成熟的销售和采购脉络作为依托。 建立这样庞大机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如果不能在全球 范围内随意采购或销售自己的产品,当然 就无法确认自己能拥有比对手更大的实力 来利用较低的成本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就 如同我们在做项目时,根本不知道哪个国 家的产品是最优产品,是否拥有廉价和质 优两个特点。如此也就无法保证自己的决 策是通往项目成本最优化的途径。相反, 我们往往为了满足工期和质量,不计成本 的采购项目所需要的物资。 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是企业竞争的另 外两个核心。我们的企业在海外实施项目 的过程中,并不是和国际上其他企业那样 能够尽量招揽并留住高层次的、真正具有 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大多数国家企业的 真正控制者仍是政府,在企业自主化经营 和自负盈亏方面走的还不彻底。企业如果 不是真正属于为企业工作的人,那么在执 行力上面或多或少相应就打了折扣。至于 企业内部那些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官僚作风 和腐败现象更是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 阻碍。 3.2 创新能力不足,而自己的标准体系 无法推广并国际化 我们国内高新技术的研发落后于欧美 国家,这是普遍现象。在创新体系上所作 出的贡献更是寥寥无几。没有优化的技术, 没有让别人认可的创新技术和材料,当然 就不能在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显得有优势。 另一个方面,当我们不能进入欧美等 市场时,反而就会在经济发展更为落后的 地区来发展企业。这时候自己的标准就成 为很重要的因素了。如果我们自己的标准 能够被别人所接受所认可,那么从设计到 施工到采购到产品的输出都会给企业提供 充足的发展动力和便利条件。 目前我个人在所接触的中资公司之中 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中国标准所 使用的很多地方的项目多为中方的金元项 目或者中方优惠贷款的项目。 3.3 企业在海外的管理架构略显过时 国际化的企业在设置管理架构时一定 是不仅能依托自己的全球化优势,更是结 合了本地化的特点。我们企业在目前的走 出去状态下,大多数并没有在当地国家建 立自己的子公司或者当地公司的经营运作 战略。通过了解部分企业的经营单位可以 看出,我们的心态大多只是:来这里寻找 机会赚钱然后回国。 对待市场不同态度使决策当局产生较 大偏差。通过对博茨瓦纳和马里两个市场 的了解发现,这两个国家中大的中资公司 都并没有设置自己在当地长足发展的规划 和市场布置。管理层都多限于“代表处” 这样的机构,人员都是数位中方员工来负 责所在国的项目实施和追踪,并没有出现 大量的当地雇员也运营公司在当地的发展。 4 建议的解决方案 4.1 国家层面应该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国家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要对 走出去的企业有一个统一的管理目标和方 式。面对企业同质化竞争的惨烈状态,国 家应针对不同的企业优势来合理规划不同 的发展区域,也可以从工作领域方面做整 体的规划和安排。比如某公司做水电站、 大坝项目有专长,而在其它国家的投标过 程中,竟然出现其它中资公司也来竞争并 蚕食市场。这样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竞争 的结果可想而知。不管中标与否,在整个 行业的利润率上面都是败笔。此时国家就 应该出面予以指导协调。 标准的推广也是国家应该关注的事情。 既然我们在大多数的国家都有用中国标准 做的项目,这时从长远战略考虑,国家就 应该把中国的标准翻译成当地的语言而后 在当地出版发行,争取在市场上逐步受到 认可,从而推广。当别人看到我们标准的 优势并体验到了好处,就会不断来使用它。 这样的状况会对中资公司在海外的发展起 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2 企业层面关注的问题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需要企业 集中注意力解决的。 首先是海外市场战略。公司要在国际 上有长远的发展,图永久的利益,那么就 必须要在战略上体现出来。比如在公司海 外设点的管理模式和投入,在优势人才的 使用和培养方面都要体现出来。很简单, 如果个人在海外的发展结果不会理想,那 么就不会吸引有竞争性的人才全心投入。 如果在海外国家的项目或子公司不本土化, 就很难融入当地和其他企业抗衡。这些都 应该从企业的战略上体现。 再次是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面体现的 国际化品质。一旦取得了进入当地的机会, 就需要不遗余力把产品和服务做好,奠定 进入市场的基础。如果抱着仅仅是一个项 目挣钱的态度去发展,不可能长远占领市 场。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质量和服务至 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