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工学论文 >

论述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控制系统

作者:陈粤新 日期:2014-04-29 09:47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阳西海滨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529800
摘 要:随着世界科技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走向完善,在这进程中每种技术参与都发挥出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电气工程施
工中也发挥出了抉择性的作用。文本讲述了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特性以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并且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有关运用进
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背景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1、电气自动化特征
与热工控制量相比较,电气自动化控制量在运行和控制请
求中,有着比较明显的特征。相对于热机设备来说,电气自动
化控制系统中的信息收集对象比较少、数量比较小、操作频率
比较低,但要求快速、精确。电气装备的保护自动装置要求可
靠性高、动作速度快,并且抗干扰能力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
统以次序控制与数据收集为主,联锁保护比较多。在机组电气
系统纳入DCS 控制的情况下,要求控制系统具有比较高可行
性。除了能完成正常的起停以及运行操作之外,还能实时检测
与显示系统中存在的非正常状态及故障状态的下的数据量,并
且提供相应的操作指点和应急处置的解决方式,以确保电气自
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2、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2.1 集中监控
集中监控的优点在于运行保护便捷,系统设计难度低,控
制站的防护请求不高。缺点也比较明显:此种方法是把系统每
个功效集结在一个处置器进行处置,处理义务沉重与否会直接
影响到处置速度;由于将电气装备全部纳入监控范围,随着监
控对象的不断增长,会造成主机冗余的降低;随着电缆的敷设
量增大,投资成本也在增大;电缆距离过长、电缆相互之间引
起的干扰也会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在系统中,隔开刀闸的操
作闭锁及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易出现因隔开刀闸的辅助
接点未到位,导致设备无法操作;系统二次接线繁杂,查线不
便,增长了保护量,查线或者传动过程中存在误操作的可能。
2.2 现场总线监控
目前,现场总线这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体系中,并且已经积聚了丰厚的运行经验,智能化
电气装备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技术在发
电厂电气系统中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的特
点在于能让体系设计越来越有针对性,对于不同间隔能有不同
功效,可依据间隔的具体情形进行具体设计。采用现场总线监
控,除了具备现有远程监控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较多的
隔离设备、端子柜、I/O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智能设备就
地安装,与监控体系通过通信线连接,节省较多的控制电缆,
减少安装保护的工作量,从而下降成本。另外,此系统中各个
装置的功效相对独立,装置之间只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
巧,让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幅度提升,任何装置故障只影响相
应的元件,不会造成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是以后发电
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2.3 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的优势是节约电缆、节约安装费用、节省材料、
可靠性高、组态灵巧。但是由于远程控制的难度较大,对原材
料的使用消费多,所以,只适用于小系统监控。
3、电气控制的微机系统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及控制技术的不停进步,使得机炉
控制与电气控制日益显得不调和,控制程度的差别也在慢慢拉
大。为了解决这种抵触,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电气收入DCS 控制
系统中,这样可以利用DCS 系统已成熟的疏散控制技术,提高
电气的控制程度。电气控制将发变组系统、发电机励磁系统、
高压厂用电源系统(包含厂用电源正常切换)、低压厂用电源
系统与400VPC、高压启/备变电源系统、直流系统以及UPS系
统、主动同期系统、厂用电快切系统加入DCS,并且与发变组
维护装置、主动准同期装置(ASS 系统)、自动电压调解装置
(AVR 系统)、厂用电快切装置、故障录波装置进行惯例硬接
口,这样一来便可以充足应用DCS 系统的手法,使电气防误操
作等功效更加便利、更加完备,并将有关量的显示报警和电气
装备控制的调节有机联合,加强整个电气控制的安全性及可靠
性。
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统一整体,系统中的装置和所
接的用电设备都是开放性设备,被周边的环境影响,产生故障
的可能性较大。大型电气设备费用极高,一旦损毁不仅会导致
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电力系统自身稳定及工业生产和日常
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电力系统是一个繁杂、非线性的大体系,
含有很多其它系统所没有的特性,随着电力系统不停向远距
离、大容量、高压的方向发展,系统的网架构造与运行方法也
日益繁杂,这对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可靠性
更高、动作速度更快、选择性更好。为适应这种要求,每种新
型的保护原理以及保护装置不停出现。微机继电保护的涌现,
让原本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性能有了明显改进,也加强了电
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4.1 技术标准规范化
微软公司因采用了技术标准化,不仅仅降低了研发成本,
也减短了研发时间,同时也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交流以
及共享。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规划很重要,企业要想在
不同系统之间进行衔接,必须应用微软操作系统,因此不同办
公室在进行通讯时该应用的技术标准是IP 系统,并且在建立电
气自动化工程控制和管理系统时所使用的是PC系统。技术标
准的规范化有效实现不同厂家不同软硬件之间数据的交流,真
正解决因为通讯而出现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电气
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一定会朝着技术标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4.2 统一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
统一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可实现电气自动化产品
的周期性设计、保护及运行等多种功能,对于系统从设计到投
入使用整个进程来说,不但节约了很多时间,还使成本大大
降低了。利用统一化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其主要目的是
为了将开发系统独立于运行系统,从而能够更容易满足客户需
求。
4.3 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设计时,很多企
业很少会对其设备控制人员进行职业性的培训。然而在未来的
发展当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实现智能化及集成化,其
要求相应的人才也要具有更强的技术专业性,这其中的人才不
仅仅是指研发人员及制造人员,其更为重要的是操作人员。因
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不仅要加强对研发人员及制造人员的培
训,而且还要加强对相应岗位的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在
安装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时可安排相应操作人员对整个安
装进程进行观摩,以让其了解并熟悉整个安装流程,这样有关
操作人员对整个系统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尤其是针对一些不
熟悉、不了解或是从未接触过此设备或技术的新员工,更要注
意安排其技术方面的培训。
4.4 技术创新
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我国制定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计划:
随着环境开放性的不断增强,我国必须加速提高电气自动化
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能力、集成能力和引入、消化、吸收并
重新创造的能力。基于我国这种发展战略的指导,我国电气
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存在技术方面的创
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要不断将
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提升,针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
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研发,企业必须加大人力、物力及
财力的投入,为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研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及更广阔的空间。
5、结束语
所谓电气自动化通俗的说其实就是一种事先确定并设计好
的程序,当这程序正常运行时,可让整个系统与设备实现自动
化的运行,也就形成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这种方法为很多
企业的生产带来了便利及便捷,而电气自动化的加速发展与应
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便利,同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再加上具体电气工程自
动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工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都有了很大的
发展、进步空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与
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为我们生产生活的安全以
及定提供了首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叶晓晖.PLC 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概述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19-21.
[2] 李纪明.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0,(09).
[3] 张军李楠。浅谈电气控制系统(RCS)的应用和发展
[J]。自动化博览,2004(21)。
[4] 李红文. 我国厂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