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玉米 生产现状的研究,发现了促进农机 农艺融合、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 平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并针对 当前农机与农艺结合现状提出了鼓 励集约经营、推行标准化种植等改 善措施。 【关键词】玉米;生产机械化;农机农艺结合; 标准化种植 1 前言 滦县现有耕地面积55669.45公顷,其中 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23334.5公顷,是可耕种 面积的42%,已成为全县第一大粮食作物, 近几年仍然保持着继续增长的态势。 通过对滦县百信农机合作社近四年的 跟踪调查,发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 可以减轻种植户的劳动强度和有效争抢农 时,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为玉米生长创造最 佳的生育条件,发挥良种、配肥等生产要素 的有机结合作用,显著提高玉米单产。据调 查目前滦县的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 40%,近60%是依靠人畜力传统作业,难以 满足抢种、抢收和增产的要求。因此提升玉 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已成为重中之重,而解决 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问题是推进和提升 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工作。 2 玉米生产中农机与农艺结合现状 2.1 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受传统农业的束缚,农民种植玉米 随意性大,在种子选择、种植模式、中期管 理、后期收获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观念。尤 其是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一般从45~70厘 米不等,有时两行玉米收获机需要收获3行, 导致收获机动力不足,作业效率低,作业效 果不理想。比如存在啃棒、碾棒、玉米果穗 损失率大的现象。不规范种植给机械化收获 造成了困难,客观上阻碍着玉米生产机械化 的发展。 2.2 传统播种方式影响农机农艺的链接 长期以来,受“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的思想影响,传统玉米种植农艺技术为代代 相传的实践经验,在农民意识中已是根深蒂 固,他们往往将小幅的产量增长作为追求目 标,而不计算生产成本,缺乏严格的作业规 范,在玉米种植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2013 年我对小马庄镇杨庄子村玉米种植情况进行 了实际调查,发现最高每亩密度达到64 3 0 株,而播种的品种密度要求仅仅是每亩3000 株,不仅浪费种子现象严重,还造成了良种 良方的极不配套。 2.3 一家一户的耕种模式制约农机农艺融合 现存的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地块过 于零碎,种植品种、收获时间也不同,不便 于规模化作业。由于机械频繁转移地块,造 成机械空转运转时间长,农机作业效率低, 作业成本偏高,机手收入降低,这从根本上 制约了玉米机收的生产效率。 2.4 玉米收获机质次价高制约了玉米全程机 械化的发展 目前玉米收获机一次性购置投资相对较 大,即使去掉30%购置补贴,二行自走机需 约6万元、三行机需约15万、四行机还要付20 万元,很多机手觉得风险大,担心自己难以 收回成本。由于玉米的收获季节性较强,再 加上农民整体支付经济能力低下,购机户的 盈利空间较小,资金回收期较长,很大程度 上挫伤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从近几年玉米收获机市场调查情况看, 目前许多玉米收获机或多或少存在有制造 质量差、机具适应性差、作业可靠性差等诸 多问题,如存在清选排杂不好,剥皮效果不 好,籽粒损失较大,链条、皮带不耐用,有 开焊等现象。此外,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存在 一定问题,在实际作业中也曾出现机具发生 故障时,厂方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到位,不能 及时提供零部件供应,影响农机户的作业服 务和经营收入等,维修成本高也影响了农机 户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3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玉米生产机械 化的措施 3.1 政府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 论作用,制定政策和创造环境,一是调动农 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二是政府要把玉米收 获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 持力度。加强对机具研发企业的扶持力度, 对收获机械进行改进,大力推广生产效率较 高、适用性更强的机具,促进玉米生产全 程机械化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农机大户和农 机合作组织的示范推广力度。坚持以示范区 建设为引领,抓示范、抓宣传、抓培训的同 时,让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在提高认 识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改革传统 的种植农艺,实现规范、统一的种植标准, 合理密植,不断提高农机农艺融合程度。 3.2 强化技术培训,培养现代农民 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人才是关键。在 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的宣传培训活动中,把农 机与农艺作为一个产业的技术整体,引导农 民学习掌握农机农艺融合的新知识新技术, 培养既懂农机操作技能又熟悉农艺技术的复 合型人才。 3.3 实施土地流转鼓励集约经营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利用农村劳 动力转移后的契机,通过土地流转,把分散 的土地集中起来,运用农业机械,实现玉米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基础上,达到农机农艺的配套,保证土地增 产增收。 3.4 推行优良品种标准化行距种植法 针对不同玉米种植品种,影响玉米收获 机作业能力的问题,基层农技工作者,应积 极引导农民选择“秸杆坚硬抗倒伏、籽粒紧 密不掉粒、结穗坚挺不低头”的优良品种, 尽可能减少机收时掉穗、啃粒等问题的发 生。在推广标准行距的前提下,大力推广玉 米精量播种技术。 3.5 完善协作机制 实现农业和农机部门的紧密配合,协调 一致,共同推进,是农机与农艺能否结合的 关键。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农机部门要在适 应农艺要求的条件下引进推广农机具,农业 部门要结合农机具的适应条件和特点,规划 玉米种植布局,确定玉米种植农艺规程。技 术服务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及时为玉米生产 农机农艺结合提供技术指导,要积极宣传农 机和农艺技术,推动农机与农艺结合,逐步 建立起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玉米生产技术体 系。 参考文献 [1]林建华.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提升玉米生产机械化 水平[J].山东农机化,2009.10 [2]李少昆.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中国农业信息,2008.06 [3]李清明.农机农艺融合 助推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 械化[J];当代农机,2011.01 作者简介 袁秀彩(1965年- ),女,河北省滦县人。研究方 向:农机推广。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农牧局 河北唐山 063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