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期刊大全 > 其它期刊 >

“三叉戟”坠落后的喜忧参半——“九一三”事件影响概论

作者:曹聪 日期:2014-07-01 10:08 来源:华人时刊
【摘要】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集团的覆灭,不仅波及国内的政局和各项事业,客观上宣告了
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为中国政局带来积极变化、打击领导人身心,亦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外关系产生影响。
【关键词】“九一三”事件;影响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6-268-02
1971 年9 月13 日,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防部部长的林彪与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等人,乘坐一架
256 号“三叉戟”飞机从山海关机场起飞外逃,在蒙古人民共
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人亡,史称“九一三”事件。该事件对
中国国内以及中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众多学者对“九一
三”事件的研究都涉及此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梳理。
一、“九一三”事件对国内产生的影响
(一)为国内政局调整添力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政治格局随着“九一三”事件的结
束而重建。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1971 年10 开始,中央和
地方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军
委办公会议,对党政军领导机构都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强中共
中央政治局的领导职能;揭发披露林彪等人的罪行,深入调查
与“九一三”事件相关的人和事,有步骤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
公布并说明林彪事件真相,保持国内局势、特别是军队的稳
定;加快“解放”干部的进程,一批被林彪打倒的干部开始复出
并逐步掌握了重要部门的权力,林彪集团及其党羽的权力遭
到严重削弱;人民公社认真处理积累和消费分配的关系、多种
经营合法化、工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经济形势继续
好转;外交政策开始向积极方面发展。由此可见,周总理将事
件后的批林整风运动转向批判“左”倾思潮,在其主持中央日
常工作的过程中,在行政机构调整、干部解放、经济政策、外交
政策等方面进行整改,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形成了批判极左
思潮的高潮,国内政局随之焕然一新。然而,在随后工作的开
展过程中,由于“四人帮”进行的反扑,加之毛泽东对“文革”的
倡导态度依然没有彻底改变,这一系列整顿措施被中止,对
“左”倾错误纠正受到阻碍。
(二)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基础
学术界主流思想观点将“九一三”事件视为“文化大革命”
的转折点。领导人和干部群众正是从该事件后冷静头脑,审
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从这一惊心动魄的事件中,
人们清楚地看到,鼓吹个人崇拜最卖力的林彪竟然阴谋杀害
党的主席”,这就“促使更多的干部和群众从个人崇拜的狂热
中觉醒,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破产”。①
“林彪事件的爆发,使毛泽东开始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具
体措施进行重新审视,对一些过激做法加以更正。”②毛泽东正
是从“九一三”事件之后开始承认并纠正过去决策中的错误,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左”倾错误虽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
正,但是,从前文提到的一系列整改措施中依然可以看出,党
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虽然从林彪事件中吸取了某些教训,在一定限
度内调整了政策,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全
局性错误,仍然让江青一伙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的
作用,因此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后政治局势又出
现大的反复”。③毛泽东的反思没有触及“文化大革命”的的
根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运动的方向,从而结束这场灾难。
1972 年党内开始批判林彪集团极“左”思潮,但是在运动产
生分歧时,毛泽东指示由批林彪极“左”思潮转为批林彪极
“右”思潮。邓小平接手中央日常工作后,开展了全面整顿,
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当邓小平要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
错误时,毛泽东于1976 年4 月撤销了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
务。因此,“九一三”事件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了基础,
也只能是奠定基础。
(三)使领导人遭受沉痛打击
毛泽东对林彪这位“毛主席的接班人”是十分信任和看重
的,一度将林彪作为接班人进行培养,“九一三”事件中林彪的
背叛给毛泽东带来巨大的打击。同样身处领导层的周恩来也
因为“九一三”事件而受到伤害和打击。
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逄先知、金冲及的《毛泽东
传(1949—1976)》、以及汪东兴的《汪东兴回忆》中都涉及到毛
泽东在“九一三”事件前后的身心状况,三本书中有相似的观
点,都认为林彪的叛逃完全在毛泽东的意料之外,因此“九一
三”事件发生在毛泽东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毛泽东一直将
林彪作为接班人进行栽培,寄予厚望,最终遭到背叛,身心受
到的冲击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此外,“九一三”事件后,中国人
民解放军部队力量的清洗,军队实力有所下降,一向看重军队
并竭力维持军队稳定的毛泽东。甚至有人认为:“林彪事件可
能使毛泽东大伤元气,缩短了数年生命。”④周秉德(周恩来的
侄女)在回忆录《我的伯父周恩来》中提到,“九一三”事件发
后,周恩来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受到了沉重的伤害,健康状况迅
速恶化,并与1972 年5 月被确诊为膀胱癌。两位重要领导人
在1976 年相继逝世,与“九一三”事件后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
密切相关。
二、“九一三”事件对中外关系产生的影响
(一)各国猜测莫衷一是
“九一三”事件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局势给予了密切关
注,对事件经过也进行了种种猜测。孙一先作为曾经的驻蒙
外交官,他对国际舆论的转向有自己敏锐的嗅觉:“九月下旬
以后,国际上的各种传闻和揣测沸沸扬扬,有增无减。”⑤外国
媒体纷纷关注“九一三”事件,英国路透社和《卫报》、美国合众
社、前苏联塔斯社、奥地利电视台、法国《快报》和《新观察家》
等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纷纷猜测“九一三”事件之后的中
国政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
“九一三”事件促使毛泽东积极调整中国的外交战略,其
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 年10 月25 日,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2 月,美国总统尼
克松访问中国,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同年9 月,日本
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随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随着中
美关系的解冻和继续改善,中国的对外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第三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中国不但与
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巩固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而且
与西欧、日本等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正常关系,联合国恢
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⑥
(三)与苏联关系愈发紧张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当时中苏形势异常严峻,驻蒙苏军
一度进入了战备状态。孙一先写道:“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
苏联作战部队,驾驶着坦克、大炮和装甲输送车由北向南行
进。这令我十分意外,感到形势有些严重。”⑦值得庆幸的是,
当时林彪乘坐的256 号“三叉戟”并未飞抵苏联,而是在温都
尔汗地区坠毁,这使本就处于紧张状态中苏关系没有进一步
恶化。可以推测,如果林彪真的进入苏联,那么,中苏之间的
矛盾就不会仅限于边境冲突这么简单了。
(四)与蒙古关系并未交恶
“三叉戟”虽然是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地区坠毁,但是
由于蒙古的政府和军方一直用相对合作和友好的态度处理该
事件,即使是后来未应中方要求将飞机残骸等还给中国,考虑
到苏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并未选择与蒙古交恶,相反,
中蒙关系继续缓和,慢慢从60 年代中后期的曲折中走出,并
于之后恢复互派大使。
注释:
①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487.
②周敬青.毛泽东对林彪接班人地位的确立和废黜[J].党史纵览,
2004(1).
③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下)[M].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3:1644 -1645.
④[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24.
⑤⑦孙一先.在大漠那边——林彪坠机真相[M].中国青年出版
社,2006:174;147.
⑥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3 卷)[M].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3.
参考文献:
[1]刘志青“. 九一三”事件后军队的揭批运动[J].党史博览,2005(7).
[2]刘志青.论“九一三”事件后“解放军学全国人民”活动[J].当代
中国史研究,2003(3).
[3]舒云.林彪事件完整调查[M].明镜出版社,2007.
[4]少华,游胡.林彪的这一生[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汪东兴.汪东兴会议: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M].当
代中国出版社,2004.
[6]高华.再探林彪事件幕后[J].国家人文历史,2013(7).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