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以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就寻根派作家扎西达娃的短篇小说《西藏,繫在皮绳扣 上的魂》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试找出小说中表现藏族生活的特色词在不同翻译目的的指导下的最佳处理方法。 【关键词】藏族生活;寻根文学;文化特色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6-256-01 短篇小说《西藏,繫在皮绳口上的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 事:二十世纪的藏南帕布乃冈山区,生活已经逐渐现代化。作 者扎西达娃由于创作文思上的枯竭来到了帕布乃冈山区。在 即将去世的扎妥思寺的桑杰达普活佛的榻前,活佛说了两件 事情,一件是宗教的劫与生:“人间淨土”的理想国“香巴拉”的 遭外魔侵入而发生战斗,在一千年后又是一轮回。另外一件 是由活佛口中说出的,作者一部未发表的小说中的两个人物: 琼和塔贝。并由此引出琼和塔贝历经苦难,找寻人间理想国 “香巴拉”的故事:该小说的作者扎西达娃是一位极具争议的 作家。说到具有争议性,是因为他的血液里流淌著汉藏两个 民族的血液,并且用汉语来进行以西藏为背景的文学创作。 一方面,他的作品在华语世界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称为 “优秀的藏族作家”;另一方面,一些藏族人民并不认同他的藏 族身份,因为他不用藏文书写藏区生活。 译者David Kwan(关大卫)的译本被收藏在中国文学出 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文学宝库 ——大学生读书计划”《扎西达娃小说选(英汉对照)》中。David Kwan 的译文针对的读者群是中国的大学生们,是爲了让 他们不仅能读懂莎士比亚,也能感受中国民族文学的魅力。 另一位译者Jeanne Ta(i 戴静)的这篇小说的译本收在Spring Bamboo—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 Stories 。在这本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的介绍中,李欧梵教授提到, 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中国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 裂”,文化大革命更是彻底割裂了民族文化。七十年代末,“伤 痕文学”掀起了一股热潮:反思和揭露文革带来的灾难与痛 苦。中国的作家们开始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 剖析,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20 世纪八十 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 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 称为"寻根文学"。这一文学浪潮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反 思”,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开始对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进行全方 位的反省。 由此,我们发现两位译者各自抱著不同的目的,译出了 《西藏,繫在皮绳口上的魂》的英文版。Kwan 是爲了把中国 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内地的大学生阅读,欣赏本 民族的文学及文化;Tai 则是爲了把这些在经历了长期的“传 统文化断裂“后开始回归和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寻根文学” 的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让西方读者感受到中国现代文学作 品的魅力和感受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魅力。 由于西藏独特的地貌和气候,生活在雪域的居民们在风 雪高原上形成了一系列适应高原环境的生活习俗,拥有富有 民族特色的生活用品。 1. 哈达,为藏语(ka-btags)音译,藏传佛教礼敬物品。方 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我们今日所见到 的哈达多为白色,长度不等。哈达最早是藏族宗教礼仪中虔 诚地向神灵敬奉的一件珍贵供物,也是僧侣们互赠或向活佛 敬献的礼品。随著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已不仅仅是宗教界专 用的供物,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礼物, 红白喜事、迎来送往、致谢等场合都少不了哈达。小说中,琼 和塔贝来到叫“甲”的村庄时,村民们热情迎接了他们并敬献 了哈达。Tai 把它译为“the ceremonial sashes called hadars”, Kwan 将其处理为“hadas”。显然,Kwan 的目的语读者是中 国内地的大学生,汉藏两个民族间的联繫非常紧密,所以哈达 也为大多数汉族同胞熟悉,无须多作解释,只要音译出即可; 而Tai的目标读者则对藏族文化较为疏离,若不稍加阐释,读 者很难明白这到底是甚么东西。不过,Tai 把哈达解释为“the ceremonial sashes”,一种在典礼,仪式上使用的腰带或是肩 带,似乎不够淮确。 2.糌粑。西藏的经济主要为粮食农业(青稞)和饲养畜牧 业(牛羊),所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青稞和牛羊肉为 主要食物。糌粑是由青稞製成的熟面,便于携带,且热量极 高,非常适合游遍四方的牧民。Kwan 的版本中使用“barley” (大麦)来指代“糌粑”。我认为这样处理不够淮确。第一,青 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穀类植物,但是并不等同于大麦, 它的英文名称应为“hullessbarley”;第二,藏族人吃的糌粑是 以青稞为原料的炒麵。糌粑之于青稞如同馒头之于小麦,它 们之间是不能画上等号的。 3.氆氇:藏语的音译,藏族人手工生产的毛织品,可以做 衣服,床上用品等,也可当作礼物馈赠他人。小说中提到了一 个“织氆氇的哑女人”,Tai 译为“weave”, Kwan 译为“making felt”。此处两位译者认为“氆氇”这一藏区特殊的毛呢製品与 小说要表现的主题相关不大,均以迴避的态度进行了一定的 转换。这两个词皆有“纺织”之意,将原文中的词义宽化。 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语言文字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 传递与交流。译者面对文化背景相异的读者,抱著不同的翻 译目的,即便是原语文本中的同一个字词,也会使用各不相同 的翻译方法,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此外,译者本身的文 化背景,对原语和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是制约著译本的 重要因素。通过对Jeanne Tai 和David Kwan 的两个译本的 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译者Tai的文本针对西方读者,翻译目的 是将中国八十年代兴起的寻根文学介绍给西方; 我们看到另 一个译本的目标读者是中国当代大学生,译者Kwan 的翻译 目的是让大学生读者们感受中国的文学魅力,而文学植根于 文化的土壤中,两者关系密不可分。译者自身的限制,即对源 语文化缺乏了解,导致他未能完全达到自己的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1 [2]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 乔根锁. 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