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 商品粮生产基地,担负着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的重大任务,然而吉林省 又是一个水资源极其匮乏和农业用 水比重较大的省份,多年来干旱缺 水一直困扰着吉林省的农业生产, 成为当前制约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 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据专家预 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吉林省干旱缺水状况不会有根本的 改变,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 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当 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实践证 明,实施旱作节水农业,可以提高 自然降水和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水资源不 足的矛盾,在我省日趋严重缺水的 形势下,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必然 选择。 【关键词】吉林省;节水农业;问题;对策 1 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吉林省水资源总量约为399亿m3,其中 地表水资源量约为276亿m3,地下水资源量 约为123亿m3。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约为1500 m3,约占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50%,亩均占 有水量约为477m3,约占全国亩均占水量的 30%。由此可见,吉林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 省份。 吉林省目前建有的大中型水库等水利设 施,总计供水能力约为145亿m3。而全省仅农 业用水量2005年就达到了107亿m3,再加上工 矿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供水能力严重 不足。 2 吉林省旱情分析及发展趋势 吉林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0mm。就平均降 水量而言,我省干旱缺水现象并不是很严 重,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季节 和区域分布差异很大。首先从时间上看,我 省降水量主要集中于6~9月,占全年降水 量的70%以上,其他月份降水所占比例不足 30%;其次从区域来看,存在着降水量由东 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东南部山区平均 降水量超过1000mm,中部丘陵台地区平均降 水量在500mm左右,而西北部平原区平均降 水量不足400mm,这样就形成了水量春天少 夏天多、东部丰富中西部贫缺的分布特征。 因此吉林省的旱灾主要出现在中西部地区, 并且是以春旱为主。 中西部地区是吉林省的粮食主产区, 其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以上,但 所占水资源总量却不足全省的30%。1949 年-1999年,50年间中西部地区累计发生 旱灾31次,其中大旱10次,中旱9次,一般 旱1 2次。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9 0年代为 2690/1237万亩。近几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农作物受灾与成灾面 积继续扩大,个别地方特殊年份还发生伏 旱、秋吊甚至全程干旱,旱情有逐年加重趋 势。 3 吉林省旱作节水农业现状及存在的主 要问题 针对吉林省的干旱缺水问题,广大农 民群众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早就进行了积极的 探索和应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西部地区发 明了坐水种。从80年代开始,人工抗旱坐水 种就已经在西部地区普遍推广。进入九十年 代,随着小四轮拖拉机和播种机械的普遍应 用,全省开始全面推广机械化行走式一条龙 坐水种,目前这种有限灌溉的节水农业方式 已经在中西部地区普及。 90年代中后期,另外一些旱作节水农业 技术,如喷灌技术、小白龙间歇灌技术、水 田免耕轻耙技术、机械深松翻技术、大垄双 行地膜覆盖技术、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 植技术等开始在全省逐渐推广。生产实践证 明,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吉林省的农作物 增产、粮食品质的提高以及水资源的保护都 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吉林省在推广这些 行之有效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时遇到了一些 难题。比如在进行有限灌溉时什么时候灌、 灌多少问题;比如地膜污染问题;比如机械 深松翻和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植的农机 具配套问题;再比如实施喷灌和施用化学抗 旱保水剂增加粮食成本问题等。这一系列问 题不解决,影响旱作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工作 实施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是开展旱作 节水农业的前提。建议在全省东、中、西不 同地区建立若干个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标准 站,为实施旱作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数据。 4.2 加大财政对购买节水设备和化学抗旱剂 的补贴力度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收入主要靠 种植业。由于连年遭受旱灾,致使农民种田 的效益十分低下。而一些先进的喷灌设备和 化学抗旱剂却价格昂贵,光靠农民有限的自 我积累是绝对买不起的,因此政府必须从旱 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对农民购买这 些产品给予适当资金补贴,帮助农民提高抗 御旱灾的能力。 4.3 加快研制和开发用于旱作节水农业生产 的配套农机具 先进配套的农机具是实施旱作节水农 业的必要保证,吉林省目前农机设备陈旧老 化,并且绝大多数不配套,缺少大型深松深 翻农机具和与耕作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配套农 机具,制约了旱作节水农业继续向前发展。 就拿推广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植技术来 说,这是一项全新的耕作技术,不但能减少 水土流失,还会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据调查,这项全新的耕作技术在梨树、公主 岭、乾安等地已推广上万亩,专家预言它将 来定会替代吉林省旱区现行的耕作制度。这 样一种大有前途的耕作制度,目前推广起来 却有很大难度,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先进的配 套农机具。因此建议在旱作节水配套农机具 研发方面给与资金扶持,争取让科技成果转 化为生产力。 4.4 加大对旱作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投入 力度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不同于其它农业 技术推广,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当然选 择的节水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得走先 试验、示范然后再推广的路子,有步骤的进 行。在全省不同地区建设一批旱作节水农业 科技示范区,用样板田向外辐射,最后达到 全面推广的目的。 从已完成的节水农业项目区统计:节约 灌溉用水5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了8%- 10%,粮食生产成本降低了10%,单位面积 产量提高了15%,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25% 以上。提高了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 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遏制了地下水位 下降的趋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 态环境,使当地的农业生产步入了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因此,节水农业是吉林省中西部 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吉林省统计局主编.《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年 作者简介 刘文蕴(1972年12月- ),女,汉族,吉林省通榆县 人,吉林农大毕业,植物保护专业。研究方向:农 业技术推广。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吉林通榆 137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