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下载 > 工学论文 >

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富喜 日期:2014-04-10 10:14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
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
展就是要使农业生产具有长期持续
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
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
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
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得到更加
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其中
的耕地一部分旱作农业的角度来探
讨北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的
问题和想法。
【关键词】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
长和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全球性的资
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协调人类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已逐步成
为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作为直接以生物
和自然资源环境进行再生产的农业,其可持
续发展的问题更加重要。
1 旱作农业的概念
旱作农业的定义是:狭义的旱作农业就
是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它是以自然降水为
主要水源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重点是种
植抗旱性较强的作物,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
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在北
方的较为偏远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还是以这
种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广义的旱作农业,
不仅仅是雨养农业,同时还要包括相对缺水
地区在作物缺水关键期的补充灌溉农业。据
统计,北方旱区土地面积 496.6万公顷,人口
2.6亿,分别占全国的51.8%和21.5%。北方
旱区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生产潜
力巨大,农产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旱作农业在近些年来,由于其生产能力
相对低下,经济效益提高不明显,发展潜力
较水浇地小,在生产中曾经被人们所忽视,
经过多年来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选择,人
们生活水平逐步的提升,从而重新认识了旱
作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缺少的作
用。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旱地
农业生产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这也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市场化的需求,它
对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获取规模效益,增
强农户抗风险能力,以及实现农村劳动力合
理转移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2 发展旱作农业的意义
2.1 发展旱作农业,从小处上说可以丰富餐
桌上的食品。
例如,谷子、绿豆、苦荞麦、糜黍等作
物既有食用作用也有养生作用;旱作农业所
要求的地域不严格,可以在坡耕地上种植,
主要靠人力精耕细作,这样可以解决一部分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可以种植耐贫瘠的饲
草作物,使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因为
扩大了生产环节,可以增加相关的生产加工
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既能提
供就业机会,又能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2 发展旱作农业,从大处上说可实现农业
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对现代农业与自然的关系得到和谐稳定
的发展,也就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保护生
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最不可替代的
生存基础和最有价值的资源;遵循了生物循
环规律,农业生产本质上是利用生物规律进
行生物生产的产业,其可持续性在于遵循了
生物的循环规律,使人类和自然达到和谐的
统一;稳定土地的经营收益是农业生产者最
终目的,发展旱作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者不
仅在农产品的质量与品种上提高在市场上的
竞争能力,还可以多方面发展,增强抗风险
能力;使有限的耕地承载力得到适度缓解,
只有在扩大承载面积,减轻单位面积承载的
压力,才可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
不断增长的需求。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
再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人类以自然资源的
需求量急剧增长,利用规模和数量不断加
大,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将
全面步入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
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
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
营转变,有效解决产品与品质、增产与增收
的矛盾,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
力已是新阶段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题,因而如何协调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
间的关系,是现阶段发展可持续农业面临的
重要任务和目标,而旱作农业又是可持续发
展农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 发展旱作农业的具体实施办法
发展旱作农业首先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
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是耕地资源管理的基
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耕地资源管
理的主要手段,保障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最
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其次,发展旱作农业要建立和完善农业
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
度,并从法律层面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
耕地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第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只有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提高人口素
质,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才能彻底解决
贫困问题。
第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单一的农
业生产转化为多层面的生产,借以提高农业
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同时优化资源和生
产要素的组合,形成结构合理的种植业生产
格局,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能力得以提高。
第五,合理开发耕地生产资源,对适耕
地做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使环境条件在有效
利用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第六,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
业服务水平。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科
学、准确的信息服务体系下才能得到发展,
做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
第七,建立建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
质量监督体系。标准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依
据,也是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要提高农
产品质量,就必须有先进、科学、合理的标
准;监督是使农产品质量持续的保证。
第八,建立建全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
农产品信息使农业企业或农业生产者立足于
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着眼于
市场,也就是通过信息服务,使农产品在质
量标准、生产流通、价格方面、销售等方面
来达到目的。
总之,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农
业生产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
准,把有限的耕地资源充分利用,最终达到
和谐稳定的农业生产局。
参考资料
[1]李生秀.西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
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03).
[2]于冷.农业标准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陇西县文峰镇政府 甘肃定西 748100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