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是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高校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增强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独立思维,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西藏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面向学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我校地处西南边陲,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有许多学生是直到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后才开始接触汉语,语文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语文程度更是参差不齐,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全面素质的提高,学校有针对性地实行了《大学语文》分级教学模式,依据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将他们分别划分至高班、中班和低班,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探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尤其是社会对具有良好语言综合运用水平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大学语文》分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
早在 2006 年,教育部就曾经出台相关文件,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目前国内高校基本上也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是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他们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专业课,《大学语文》
成了一门可有可无又不得不开设的课程,并且还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趋势,处境颇有些尴尬。调查结果显示,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现象在众多高校中普遍存在,而在西藏大学的分级教学环境中,越是高班,这种现象越发严重。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兼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担。面对教育走向实用、趋向多元化的现实,大学生求学的目的越发的功利化,他们往往忽略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而只追求其工具性。调查显示,认为语文等同于听说读写的占很大比例,甚至有同学建议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加入申论。面对如此窘境,《大学语文》想要尽快走出困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更新思想观念,找准课程的定位
为顺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它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因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在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甚至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软实力方面具有的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学校和学生都要改变原有的认识偏差,重新正确审视《大学语文》课程,要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功能和积极作用,这是破解该课程困境的先决条件。 《大学语文》课程既不是单纯的追求工具性的学科,也不是单纯的追求人文性的学科,它是二者兼顾的,工具性是其基础,人文性是其目标,二者互为表里,不可或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而《大学语文》正是建立在语文基本知识工具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春风化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好的教学团队,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我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向全校所有非汉语文专业学生,教学任务繁重,却至今仍没有一支固定的教师队伍,也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公共课程教研室。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是我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延续,它必须有别于中学的语文课程,才能守正出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还是有学习意愿的,也能够认识到该门课程对于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及今后的发展与就业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大多数老师的授课方式和中学时期几乎没有区别,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仍采用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自己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相去甚远,不能引起兴趣。超过一半的调查学生承认自己上课时常出现看专业课程书籍、玩手机、走神等不认真学习的现象。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资源,关联社会热点话题,以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回归课堂成为教学的主体,激活学生的学习意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围绕《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开展各种课外教学延伸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现在的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 3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考核方式不合理,根本不能反映出个人的实际语文能力,因而,我们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终结以学期末的考试一锤定音的考评方式,而应该采用更为灵活方式进行考评,在重视学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同时也能不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卷面成绩的分值比例,提高平时成绩分值的比例,平时成绩的考评内容可以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如:课前几分钟的口语练习、专题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成果的推介等。
三、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分级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的分级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它有效地解决了我校因学生语文能力极不均衡引发的教学困惑,我们要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并将它夯实筑牢。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虽然实行分级教学模式,但分析比对目前制定的教学大纲,各级别的教学目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距。不同级别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教材,并且学习内容和必讲篇目相似。近些年的考试试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甚至有些低班的试卷难度系数不亚于高班。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不同级别的班级授课时,必须刻意地拉开内容深度上的差别,这无形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困扰,增加了备课、授课的难度。我们应当积极鼓励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级别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大学语文》校本教材,低班重在强基,中班在继续夯实基础的同时有所提升,而高班则应该进行更多的专题教学的探索,引发学生深度思维、创新思维,拓展学习的空间维度,使等级与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匹配,各等级之间有明显的区分度,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成效的目的。
从调查结果看,中班和低班分别有 10%与 1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没有发挥正常水平,成绩远低于实际水平,应该分到更高一级班级学习;同时高班和中班也有少数学生认为自己高考中的成绩远高于实际水平,在目前的学习班级中倍感吃力,应该分到更低一级班级学习。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在现行的依据高考语文分数分班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意愿,适当地予以灵活调整。可全面放开更高班级的选择权,在分班后的一周内鼓励学生申请调整至更高一级班级学习,继续提升自己;允许班级中排名后 5 位的同学申请调整至更低一级班级学习,避免因“吃不消”、畏难情绪导致消极学习状态现象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化解《大学语文》的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形成人文素养、扎实学好专业课程,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大学语文》课程真正发挥并体现其特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卫平:大学语文[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鲁莹:高校汉语分级教学的问题及方法 [J].现代语文.2017,(8)
[3]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 [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4]姚莫诩:21 世纪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方向的研究[J].高教与教育.2008,(6)
[5]桑迪欢: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思考与探索[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8)
作者简介:洪静,女,湖北黄冈人,硕士,西藏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本文为西藏大学 2017 年度教改项目“《大学语文》分级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ZDXJXYJ201710)阶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