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期刊大全 > 教育期刊 >

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课教学的思考

作者:王 萍 日期:2019-02-25 09:19 来源:未知
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市场目前已接近饱和,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市场硬性需求正在逐渐减少,由此一来,各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常年招生不足,男女比例差距大,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两个市场都面临着双重的压力。但是,近年来,新媒体兴起,适应新时代环境的计算机技术正在不断迸发出生机,各大高职院校应当看清现在的形式和走向,设定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任课教师应抛弃旧思想,与时俱进,共同促进计算机教学革命,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新的生机。 
一、从任课教师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的学术研究和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理论的适应范围有限,很多的计算机技术仅适用于 3-5 年之内的范畴,超过这个范畴就会有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来取代。此外,计算机型号和产品更新也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创新过程,产品一旦停止创新和更替就代表着将于时代脱轨,所以,不仅计算机产品会有不定的更新时间,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原理、理论知识都会随之增加、更新、改变。因此,这就对于从事计算机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跟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替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库,增加新知识的储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想要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改革,教师就应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时刻留意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加强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研究,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学能力。只有在自身知识储备量充足,专业知识过硬的前提下,才能灵活的运用教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游刃有余,吸引学生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教学改革的前提。 
(二)教师应当努力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 
在校任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课教师都会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工作和集中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教职工做和计算机专业保持热情,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产品动向,熟悉多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运行和操作方法,这些不仅是教师充实自身专业储备的基础,还是教师解答学生困惑的基础。其次,教师还应当对教材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掌握灵活。在很多时候,教学工作需要很大的灵活性,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当有最新的计算机科研成果问世的时候或者有新的计算机理论的时候,教材是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替的,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对教材的充分把握,引导学生学习,灵活的驾驭教材,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淘汰旧的教学体制 (一)提高创新意识,转变教学态度 
科技是第一发展力,但是科技想要始终保持其先进性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科技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也是如此,根据计算机技术的新旧更替周期基本可以确定计算机技术的更替时间为 3-5 年,或者更早,因此,教师更应明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中,专业的稳定性是不可能长久不变的,这是其学科性质决定的,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教师不及时更新教学知识,使得新旧知识混淆,就会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混乱,对于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进步都会造成阻碍。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方面,不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还是团体教学,还是逐个教学展示等教学方法,都应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前提。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应以学生人人能听懂,人人会操作为基础,例如以往的投影展示操作教学、教师控机教学模式等都可以继续沿用。其次,要想进行教学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提高自学能力,时刻关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变化,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嗅觉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今时代,是全媒体时代,网络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和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资讯,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知识,和科研信息。这样既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见闻,同时,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也更加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特点。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性质与其他学科的性质稍有不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相对次要。因此,在以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往往采取一课一练或者一课多练的形式进行就学,要求学生掌握当堂课掌握的操作技能。但是这种就学方法相对零散化,学生学习之后如果不进行联系就会很容易忘记,导致以后在进行类似操作学习的时候出现衔接不畅等现象,给教学工作到来困难,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应当教学方法着手,改变传统的一课一练的教学模式,改为单元型教学模式。在教材中往往会出现教学知识零散的现象,相似操作类型的教学任务有时会横跨多个单元,这要在上一步骤的教学任务过去多时之后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操作,很多学生会遗忘或者出现混乱的想象。因此,将多个相似的教学单元进行汇总,进行单元化模块教学,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更能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该项操作步骤。 
2.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虽然是面对的一整个班集体进行教学,但是也不能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习惯各有不同,教师应当注意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多询问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对于本单元学习的疑问和建议,及时修改教学方法,根据各个班级的不同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3.现阶段,很多的学科都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些调整,部分学科提出“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新型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相关情景相联系,教学时间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等形式来强化学生的理解,使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建立更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此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之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也无处不在,想要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生活、工作甚至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并非难事。因此,教师在举例或者布置操作作业时可以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加强印象。 
(三)搭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每一个高校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需要依时依势而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实践教学内容是其中的一部分,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才能推动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成。在实践教学当中会设计有多种实验类型,以适应不同的课程要求,能够体现该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展现课程的实践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几部分。其一开设课程设计,分为独立和综合课程两种。其中独立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等方面。
而综合课程则是与其他课程息息相关的,体现其共通性,如计算机原理综合课程。其二,开设课内实验,课内实验要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平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便在进行试验时提供理论支撑,培养学生课内实验的实践能力。其三,开设独立实验课,以实践为主导,老师进行技术指导,根据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的学习与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等。因此,根据其专业性质的需要,专业要求更多的倾向于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操作作业为多。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再掀高潮,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有增长的趋势,因此,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多进行社团联合、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更能帮助学生熟悉操作步骤,存进教学革新。 
(一)组织社团联合,校内服务等实践活动 
在校期间,学校学生会自发组织各种的社团或组织,学生可以参加具有专业性质的计算机社,在社团内多为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或者计算机技术高超的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在社团中学习延伸知识,了解更多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寓教于乐,这也是一种增强学生操作技术的方法。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操作性,动手能力,教师或学生可以自发组织校内服务,利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在学校内建立固定摊点,帮助师生安装软件程序、调试系统、解决师生困惑或者进行简单的电脑维修工作,这样即可以帮助学校师生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能让我们熟练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但疏于实践锻炼,以往在这种培养体系下毕业的学生很难再企事业单位中找到合适的岗位,甚至很难适应实践性强的社会工作,需要一段长时间的磨合,这对于应届生来说是很吃亏的。实践的作用显而易见,实践能让我们锻炼出一双巧手和灵机应变的头脑,并用实践得来的经验开疆拓土,开创属于自己的新世界。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所占比例,了解实践教学对于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发掘学生的研究兴趣等方面的作用。在计算机实践教学当中,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实验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老师可适当的提点,通过触类旁通让学生找到实验中的闪光点,提高其动手能力,使其养成正确而高效的试验方法。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小组为单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站和计算机销售中心、软件开发公司等的小型合作活动,使学生更多的切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真正的计算机技术需求市场,感受计算机技术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身能力,还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意义和人们的需求,找准学习目标。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工作实习的机会。教学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观念对师生、社会的影响,更在于重新唤起学生和社会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心。 
(三)设置应用型课程,加强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 社会的发展超乎我们常人的预料,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提高,不仅是知识水平,丰富的实践技能同样是硬性标准。要想单纯依靠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除了扎实的知识素养,还要确保自己能够了解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接收行业的最新消息充实自身。应用型课程的设置要求培养复合型适应社会的标准化计算机人才,交流、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水平这些都是标准化人才的必备技能。基于此,学校应尽可能较少一些公共课程的开设,或者是将一些不必要的课程进行整合集中授课,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安排更多的实践,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新的课程设置时,还需要考虑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实习基地,校企培养模式虽然会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殊途同归,二者可相互借鉴交流,取长补短,保证学生有定向的实习去处。这样学生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去,巩固所学,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且招聘人才困难的处境。当然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很重要,学校也需要加重视,教师团队的教学质量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重要一环,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创建,提升其学术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自发明以来,一直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便利,并一直为社会的发展助理,成为社会发展延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受到更多行业、人群的青睐。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是不变的号角,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应该相应时代的号召,及时的转变陈旧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前进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栋,曹睿卓,刘建勋. 基于研讨式教学的课程设计改革研究——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02):36-38. 
[2]王育坚,孙悦,曾桐,等. 专业评估对促进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J]. 计算机教育,2018(02):82-83. 
[3]张红祥,海小娟,梁宏倩. 地方院校转型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与实践——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2):
83-84. 
[4]刘路路,范庆春,谢飞. 以“嵌入式”培养为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1):57-59. 
[5]李攀,黄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GIS 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科技资讯,2017,15(20):172-173. [6]申浩如,彭晓源,王震江,等.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教学改革探索[J]. 昆明学院学报,2017,39(03):124-125. 
作者简介:王萍,性别:女,河南省三门峡市人,1987 年出生,学历:本科,职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NO:2017SJGLX636)。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徐州市夹河东街牌楼市场3号楼三层南区7#、8#、9# 本网站隶属于-徐州市辰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