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浅谈建筑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作者:杜彦林 日期:2014-05-06 09:46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泛远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地基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出发,对
建筑工程的技术进行相应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的周期长,施工复杂,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加之建筑业是一
个密集型产业,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因此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管
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屋面防水
等,文章就基础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探讨。
一、技术质量管理的内涵
对施工项目而言,技术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
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质量检测的方法、监控措施等,在进行施工项
目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
至上”的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因此,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二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对质
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的质量
检查转移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的检查和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
第三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质量标准时评价
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对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
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查,用数据说话;第四贯彻科学、公正、守
规的职业规范。在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客观的事实,尊重科
学,实事求是。
二、建筑基础工程技术质量管理
首先,对于土方工程施工前的质量准备工作。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
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保证土方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主要的内容有:
工程定位与放线的控制与检查,要根据城市坐标基准点或者建筑物的相对
位置设置基准点桩以及水准点桩,要定期的进行复检和检验。按设计平面
图,认真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桩或者轴线桩。按照基础平面图以及放坡的宽
度,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以及尺寸的复核,并认真检查工程的朝向、方
位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其次,对施工的区域内以及周围或者地下的障碍
物的清理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周边环境监测初读数据的记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中控项目,桩基础案总数抽查10%,但不
少于5个,每个不少于2点;对于基坑,每20㎡取1点,且每个坑不少于
2 点;对于一般项目,表面平整度应该每30--50㎡取1 点;对于基底的土
性,要全数进行检查;对于验槽,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观察土的分
部,走向情况等是否符合勘察报告,坑底的颜色是否均匀,并结合地基的
钎探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会同设计等单位进行处理。同时,要填写验槽
的检查记录、地基处理记录以及地基的验收记录。
土方开挖时,要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的原则;在用机械进行开挖时,应留基底标高以上150—300mm厚的土层,
采用人工清除,避免超挖现象的出现;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监测与核对
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并随时监测周围的环境变化;最后,
要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倘若某个地方出现超挖,严禁使用虚土进行回
填,对于处理方法要经得监理单位的同意。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
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
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
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
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
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
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
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
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对于砂石地基,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
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
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
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
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
在垫层上铺板行走。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
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
每100㎡至少应有1 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三、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混凝土现场拌制时应对原材料计量进行检查,并进行检查塌落
度,严格控制水灰比。应对混凝土的拌制时间进行检查,并在混凝土搅拌
后以及浇注地点分别抽样进行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每班应进行至少的两
次检查,评定时应以浇注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缝以
及后浇带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检查施工缝、后浇带留设的位置是否符合
规范以及设计的要求,其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其次,在混凝土施
工前应对混凝土的运输设备、道路是否通畅良好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
的连续浇注以及良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在运输浇注地点时的混凝土的塌落
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干净,防止拆
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模,出现麻面,对木模板进行浇水润湿处理,防止由于
木模板吸水粘结或者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等导致的露筋;再次,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防止浇筑的速度过快,避免在钢筋的上面以及墙
与板、梁与柱的交界处出现裂缝。要避免浇筑的不均匀,或者接槎的处理
不好形成裂缝等。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的高度不宜
超过2m,竖向结构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一
次浇筑的厚度,并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在浇筑与墙、柱连成一体的梁
以及板时,应在墙、柱浇注完毕1—1.5h以后,在进行梁和板的浇注,此
时,应同时进行梁与板的浇注。在浇注墙、柱混凝土时应保护钢筋骨架,
防止墙、柱钢筋产生位移,在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有
关规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混
凝土的振捣密实情况,应防止振捣棒撞击钢筋。避免钢筋的位移,合理的
使用混凝土的振捣机械,掌握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的时间。在混凝
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查,在混凝土浇注地点随机的留
取标准的养护试件,其留取的数值应符合要求。
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时,也要进行技术管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首
先,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质,并能够及时
的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其次,应保证泵送的地点联络畅通,并且在
浇筑前应先用水灰比为0.7水泥砂浆进行管道湿润,同时应避免对水泥砂浆
集中地浇注;再次,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禁加水,当需要增加混凝土
的塌落度时,应加入与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最
后,应配备专人进行管道巡视,在发现异常时应及时的处理。另外在梁、板
上铺设的水平管道泵送时振动大,应采取相应的防止损坏钢筋骨架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笔者从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对施工技术管理展开讨论,从土
方开挖、混凝土施工及泵送中严格控制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以期给
同行以借鉴。施工人员应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施工技术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伟. 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3]王宗昌.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防治.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4.
[4]张瑞生.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