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华 教师论文发表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高校德育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奠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铸造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创新观念与制度,建设促进贫困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德育价值 一、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自身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自由而协调发展。内在结构的和谐主要指内在各要素如心理、意识等的丰富、平衡、有序,以达到孕育最佳功能的发展。也就是指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交往、学习、创造等能力都可以得到和谐发展。从外在关系上,指贫困学生不断适应教育环境,并充分利用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天关系。 其具体要求是:在心理维度上,具有和谐的心境。即具有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状态,并能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能客观、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并依其能力现状承担相应的任务;较好的心理适应性,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能积极应对,无过度焦虑感,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困境并能主动应对等。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具有和谐的交往。能乐于并积极与人交往,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与人沟通,寻求理解与支持,并能建立起诚信负责、与人为善、互利合作、公平正直、亲亲善善、人际和谐的关系。在人与社会的维度,具有和谐的道德行为。能形成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能按照《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努力培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能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具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理想崇高、敢于创造的品质。在人与自然的维度,具有和谐的共处意识。能树立较好的环境意识、生态道德,自觉爱护和积极适应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善待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以自我为中心,爱护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努力学习,提高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本领。 二、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价值 研究生发表论文 近年来,高校贫困学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老师的教育下,他们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理想崇高,健康成长。但是,在少数贫困学生中也表现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和谐发展。一是心理上的自卑与焦虑。他们常常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给学习生活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二是人与人关系上的冷漠孤僻与自负。一些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为了不在众人面前暴露弱点,不愿坦诚地与人交往,把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还有一些贫困生,表现为一种过分的自负。三是人生价值取向上的利己与排他性。由于贫困学生大都来自于偏远农村、破产企业或特殊境遇的家庭,生存的窘迫和人生的艰辛与失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些贫困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利益的满足,对集体的事业漠不关心,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家庭的面貌”,甚至还有些贫困学生置社会道德而不顾,急于发展,于是“傍大款”、“陪游”等现象也应运而生。 因此,正确把握贫困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努力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对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成才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提出的“合格”与“可靠”主要是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来说的,也就是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来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发展的主人,人是主体,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都是能动自觉的。因此,人类发展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发展。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影响。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如何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合理可信的德育活动,使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等,是德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2、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江泽民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视野内的第一个层次要求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又是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贫困学生由于承受的压力不同,他们身心素质是否和谐,他们的情感与品德是否和谐,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没有和谐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 3、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社会和谐首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一个自身和谐发展的个体,即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在全国大学生中,接近20%的贫困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业与就业压力,如不妥善处理和解决好高校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会造成大量的矛盾,就会危及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公平的竞争与保障机制,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实现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途径 硕士论文发表 1、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奠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和谐发展首先依赖于它所需要的现实物质基础,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他们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我国现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确保贫困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充分的保证。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当前,要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评选办法。近年来,国家和省级政府已加大了贫困学生的奖励与资助力度,各高校要公开、公平、公正地将这项民心工程落到贫困学生身上。二是要按照社会化运作,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进行“自助”与“自教”的最好形式。各高校要按照“事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法制化监督”的模式办好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主动走向社会,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岗位。三是要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一方面,学校要按照国家政策,主动与相关银行联系,做好贫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生源地助学贷款,使学生就近就便得到资助。同时,也要加大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促进诚信贷款。四是要发挥民间组织在扶助贫困学生中的作用。从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民间组织具有创新性、灵活性、时效性和贴进弱势群体的优势。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关爱人的文化,促进民间组织主动关爱贫困学生。五是建立职业收入预支制度,可推行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提前与优秀贫困学生建立有限服务制度。这样,既可增强贫困学生的责任感,又可以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 2、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铸造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人是要有精神支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自己的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物质是基础,而如何激发其内部世界蕴涵着的一种超越性力量,即精神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1)要加强思想教育。思想建设是和谐发展主体的精神支柱。思想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信念等,理想和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思想意识的内核,成为动员和团结人们的强大精神支柱,它就可以焕发和谐发展主体的巨大的求知热情和成才愿望,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贫困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人生和未来的信心和科学追求。 (2)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建设是和谐发展主体行为的力量源泉。实践告诉我们:人们思想行为规范不仅需要法律的制约,而且也需要道德的教化。因此,要在贫困学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暂时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相处。 (3)要加强心理教育。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贫困生是心理疾病等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要特别重视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 3、创新观念与制度,优化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优化育人环境,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要创新和谐教育的观念与方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贫困学生置于客观环境中,在他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积极为贫困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 (2)要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利益主体已经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化解群体利益冲突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在社会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及时掌握他们的需要和心理,切实维护和实现他们的利益问题。比如,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就业,就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3)要加强学校精神家园建设。学校应创建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要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减少学校内各种竞争带来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