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我国企业存在与活动的主要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企业会因为不同竞争主体存在而背负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是目前我国企业得以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提高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内部控制概念及影响因素 1、内部控制概念。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是与自己的经营目标形成互相支持的关系,为达成企业的经营的目标,就必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程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此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在其实践结果来看,则是起到化解风险的目的,从而在最大的限度内实现了企业资金安全与完整、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2、影响因素。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当前的企业正处于新媒体发展的现实环境之中,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处于一个崭新环境之中,这就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要立足于计算机技术应用这一前提,构建起完善的信息技术安全防范体系。 2)信息交流与反馈。这一因素也是与计算机体系的实际运作存在紧密联系,具体而言,在其信息交流与反馈实践中,会使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据此,信息交流与反馈及时与流畅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信息化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1、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意识滞后。管理者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意识滞后,主要表现在无法认知信息化建设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在实施内部控制信息化实践中,不重视技术引进的适用性与规范操作管理机制的建设,这就会导致信息化运作的低效化问题,无法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支撑。 2、内部控制的信息化人才匮乏。对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来说,业已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并要求各岗位的信息化人员与相关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予以履行,但是在事实上,信息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总是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面临诸多风险。这主要表现在目前一些内部控制岗位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低下、实际的从业经验不够等方面,从而导致个人的内部控制职责无法得到切实有效履行,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增加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 3、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构架尚不完善。一般来说,各部门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从事工作,从而形成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正常运转的合力,但是信息化运作的部门并没有直接参与内部控制管理,这就说明其必须要按照其归属部门职责从事自己的信息化操作的责任,甚至于会趋于无关紧要地位。 三、信息化视角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能力对策 1、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意识。一方面是信息化建设优先性的意识。为有效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就应该强化员工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优先意识,即在自己的岗位上,适应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大趋势,积极落实行业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制度规范,并将其作为自己履行职责的基本前提。 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规制意识。信息化建设规制是企业从事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行为准则,这些规制将会在规范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实施人力资源建设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重视内部控制员工信息化技术培训。注重在企业日常内部控制实践中训练、培养和教育信息化技术岗位人员。具体来说,通过共同编制内部控制信息化培训课程,使受训内部控制信息化技术岗位人员既掌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可以成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主力军,从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储备信息化技术人力资源。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构架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 架构起到了抵御风险的作用,据此而言,企业就应该认真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完善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建设,针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归属不明”的问题,以公司制的构建为契机,将信息技术人员划归到内部控制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做到“定位准确、职责明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需要从强化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意识,重视内部控制员工信息化技术培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构架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以此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实践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曹小红 .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探析 [J]. 财经界 ( 学术版 ).2012(12) [2] 程玉梅 . 企业信息化流程与内部控制系统适应性研究 [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12) [3] 徐益强 . 浅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8) [4] 谢茂生 .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中国内部审计 .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