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期刊大全 > 教育期刊 >

论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思考

作者:严 华 日期:2019-04-08 08:48 来源:未知
小学思想品德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美德,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但从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问题仍旧很多,教学中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呢?
一、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小学思想品德内容比较抽象,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方式,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如利用实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等,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创设何种类型的情境都要有一定的新颖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情理交融之效。
(二)引入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趣味性、竞争性,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娱乐形式,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让所有学生都热情洋溢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去。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组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轻松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创编故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教师可结合他们这一特点,经常为他们讲一些故事,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如可围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一些古代人物故事;可围绕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讲一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可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讲一些现代人物故事。
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始终占据着课堂主体位置,导致学生缺少话语权,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学习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变课堂主演为导演。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变以往的课堂控制者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与学生平等对话,一起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二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讨论,自主去理解、探索新知识。学生自主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探索新知识。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轻松解决教学难点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了学校教育中,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不仅能将静态、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具体化、形象化,还可以化难为易,增大课堂的信息量,较传统教学手段而言优势更明显和突出。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有些内容用语言文字描述比较笼统或者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将多媒体引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进而轻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学《温暖的家》时,教师可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家人过生日时的情景,让学生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何为幸福的家庭及家庭的幸福是什么,成功地解决教学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必须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整合,科学、合理、恰当、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它是课堂教学的伸延和拓展,是学生由知到行的桥梁,对于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现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并不受教师的重视,教师对思想品德观念和概念的讲解仅停留在口头上,未让学生付诸行动,这极可能导致学生知行不一。对此,教师应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融入社会,亲自去体验、去感悟、去实践,从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如每年清明节,学校可组织和开展“缅怀先烈,争做文明学生”祭扫烈士墓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和远大的理想。
五、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此为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学习、探索,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品学兼优的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项红伟.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66~67.
[2]李湘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6.
(作者单位:宜宾市高县文江镇中心小学校)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徐州市夹河东街牌楼市场3号楼三层南区7#、8#、9# 本网站隶属于-徐州市辰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