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期刊大全 > 教育期刊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面观——关于上海市高校文化差异对比调研报告

作者:陈登 日期:2014-04-03 13:51 来源:《才智》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摘要: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本文以上海市八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作
为调查对象,从高校精神文化、高校制度文化、高校物质文化三方面作为对比基轴分析文化差异,并以小见大地分析了高校文化建设
的内涵、作用与努力方向。
关键词:高校文化;高校精神文化;高校制度文化;高校物质文化
20 世纪80 年代,高校文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高
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
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
的重要职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孕
育摇篮,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发展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一百多年里,上海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国内
外很多优秀人才来此发展。上海的文化和学术思想也在各种文化
的冲击与碰撞之下融会贯通,形成鲜明的特色。其中典型的代表
就是上海的各大高校。我们对于上海市高校文化调研活动旨在通
过对复旦大学(综合型)、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类)、上海外国
语大学(语言类)、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类)、上海对外经贸大
学(商科类)、华东政法大学(政法类)、上海戏剧学院(艺术
类)、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科类)八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走访
调查,并对其校园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总结高校文化建设的成
果与问题,提出校园文化的努力方向。
一、高校文化的内涵
文化,从广义上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
从狭义上看,文化则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高校文化是指学校,
特别是大学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
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也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高校文化由高校精神文化、高校
制度文化、高校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其中高校精神文化是核心,
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内在机制,高校物质文化是高校文化
的重要载体,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对高校文
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各高校文化对比分析
本次调研从高校精神文化、高校制度文化、高校物质文化三
方面对所调研的八大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概
括高校文化不同组成部分的作用与意义,以及对高校文化建设的
启示。
(一)高校精神文化
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对高校文化建设起决定作
用,通过有形的载体渗透于整个高校之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高校精神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共性。它可以通过
不同形式来引导学校成员的行为、心理,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和
人格塑造,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也可以对学校师生员工起着在思
想上和行为上的约束作用,解决道德困惑,明辨是非界限。
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每所高校呈现的校园精神文化特色
大相径庭,复旦的自由、交大的敦笃、上外的多元、师大的人文、
外贸的务实、华政的格物、上戏的风雅、医大的严谨在其校园各
处渗透出来。对于校园精神文化,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对比:
1.从三风建设即校风、学风、教风来看,复旦、交大为代表
的历史久远、社会认可度高的院校在课程设置、课堂氛围、教学
质量上较其他学校有着明显的优势。这和学校的生源、教师的质
量、优良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如关于教师点名和学生逃课的情况,
两所高校都属于老师较少点名而且逃课学生也很少出现的良性
循环中。通过采访部分复旦的师生,我们了解到复旦教师有允许
学生翘课的气量,复旦学生也有能力判断课程质量的能力。
2.从学校的各类活动来看,八所学校的调研结果相似。几乎
所有学校的学生参加最多的都为学术实践类的活动,其次为文化
艺术类活动(外贸除外,占据此位的为职业发展类活动);几乎
所有学校的多数学生认为本校的校园活动质量一般,帮助不明显
(复旦除外,大部分师生对校园活动感到满意)。这一方面是客
观事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本校学生并未或者很少参与其他
学校的校园活动,没有非常直接的比较,导致对学校校园活动质
量的评价有失客观。
3.从师生的幸福度来看,所有学校的大部分师生都对学校的
生活感到比较满意,而学生也将多数时间用于学习与阅读,文化
经济类的书籍最受青睐。各校的校园生活相对于复杂的社会都比
较单纯。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下,学校的师生容易感到满足,幸
福度也会比较高。
然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个继承、借鉴、创新的综合
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各高校应当注重师生科学精神的培
养,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使科
学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重新建构大学生的主观世界,重
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创
新精神的认知误区。
(二)高校制度文化
高校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
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渗
透于高校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影
响着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各个管理领域。
本次调研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几方面
的内容,对八大高校的师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学
校的大部分师生都对所在学校的制度建设感受不大,认为其宽松
自由。可见,大学与中学的管理有着明显区别,大学的自由氛围
有利于学生的自觉性培养。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学会独立,拒绝盲
从。
但我们也发现虽然高校制度文化总体呈现宽松自由的特点,
但其仍然保留了制度的强硬性一面,集中体现在高校的诚信制度
上。高校注重学生自主的同时也不可缺少地扮演着监督者的角
色,尤其是对学生考试诚信的监督。上海交通大学就非常注重考
试纪律,无论什么考试,都会强调考试的严肃性和诚信的重要性,
对考试中出现的舞弊行为,一经查证,一律取消学位证书,甚至
开除学籍。这样的制度文化也是全世界高校文化的共性。佛吉尼
亚大学从其创校之父杰佛逊起就建立了荣誉制度,即每个学生从
进校起就必须在杰佛逊像前庄严宣誓承诺:“我以我的荣誉担保,
我没有说谎、欺骗和偷窃。”学生上交的作业、论文及试卷,都
必须在首页写下如下的誓言:On my honor as a student I have
neither given nor received any help for this assignment/test.这些体制
鞭策学生努力向学,其中表达的教育思想、价值理念逐渐为历届
学生的内心接受,凝固为学生中自然传承的发生作用的学校制度
文化传统。
(三)高校物质文化
高校物质文化指校园环节、人文景观、教学设施等方面是高
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大学校园不仅是莘莘学子求知上
进、健全人格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地方。
本次调研着重调查了八所高校地理位置、建筑特色、设施布
局、寝室文化这几个方面。复旦、华师大以及上戏因其历史与专
业背景主要呈现传统与现代想结合的特色,交大和华政则显得宏
伟壮观,上外因其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其物质文化也表现为开放多
元,外贸的商业务实、中医药大学的严谨氛围均为形成简约低调
的特色。校园景观是高校物质文化最为直接的表现,我们认为良
好的校区布局应从高校办学的特点出发,着眼于实际需要,营造
氛围。1985 年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工伊始即着力于民族特
色、历史文化氛围和现代化功能的结合,以拓宽学科面、构建大
平台、实现学科交叉的目的,使相关学科成组团式分布,形成了
信息、机械动力、材料、船海建工、理学、人文、生农医药等八
大学科楼群建筑。景观布置力求“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每一处
景观都令人神往”,从刻有办学奏折的照壁到“南洋公学”界碑,
从湖名、路名的石刻到意味隽永的景观小品,将老校区的历史感
和新校区的现代感有机融合,展现了交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
魅力。
高校物质文化应当与高校整体文化氛围相一致,为提高校园
文化、改善文化氛围发挥积极作用。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
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阵地。整洁、明
丽、温馨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
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
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四)高校文化差异总结
复旦的校园透着“自由”的气息,学生有很多机会去自由发
展、成长,在过程当中了解其真实的自我。复旦学子身上带有浓
烈的“海派文化”特征,一种内敛不张扬的骄傲。交大则一直强
调其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十分注重人格培养,欲成第
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格高志远,学
贯中外”是上外的真实写照,浓重的异国气息也是其多样文化交
融的体现,开放创新、人文人本却也避免不了一丝浮躁与功利。
而华师大作为师范类院校,带有非常强烈人文气息,课程多样,
注重实践,女生是学校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也有爱在华师大一说。
作为商科院校的外贸,商业气息浓厚,课程务实专业重实践,但
同时也有浮躁功利的气氛,人文性较弱。华政环境优雅、法学教
育、氛围自由使其校园文化呈现人文特色,也不失纯正与严禁的
治学。作为医科院校,医大学术理论气息相对浓厚,课程设置注
重专业实用,也造成校园文化氛围过于单调无趣。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坚持正确方向
无论在哪个阶段,高校都应当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与党的路线方针紧密结合。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保证校园文化建
设的方向。高校应努力建设并发挥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职
能。只有认识并切实发挥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承职能、文
化创新核心、文化引领源地的重要作用,我们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才能更好地实现。
(二)体现学校特色
高等学校在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
同时,要注重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然而我国许多高校
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没有自己的特色。因此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
内容就是形成自己的文化性格。一方面,高校以育人为目的,应
该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开展系列活动
高校要主动为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通过丰富多
彩、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人文、艺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引导
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鼓励跨校合作、资源整
合,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四)打造文化品牌
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发挥
引导作用,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辐射效应。品牌建设包括学
术讲座、科技竞赛、学生社团、志愿服务、主题社会实践等校园
文化项目,高校可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在这些方面做出更多的
努力与突破。
(五)优化校园环境
优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是高校普遍关注的校
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可从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校
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人文景观以及各种教学活动设施的规划
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问题,提
高了新校区的文化品位,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
用。
(六)推行开拓创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机
制、创新形式,全面规划,扎实推进;要进一步凝练高校文化特
色,形成导向正确、特色鲜明的高校文化,发挥好高校文化的凝
聚和激励作用:不断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学校教育事
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结
大学要想在新时期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对大学发
展的深刻影响,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塑造和铸就出蕴含
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并不断创新,从而提
升大学的整体水平。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在以人为本
的精神引领下,发展各自富有特色的校园精神,形成百花齐放的
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才能彻底解决,大学教育才
能迎来一个真正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跃进《.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01,01:21-40.
[2]滕松艳.《关于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问题探析》[J].论文
中心,2012,03,09:1-7.
[3]马俏.《以我的荣誉发誓》[J].读者,2003,4,15:21.
[4]张杰.《以高度文化自觉自信推动大学文化见识》[J].求是,
2012.05.01:1-4.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如下服务: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论文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论文发表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