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摘 要: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听说分离,重听力轻表达。本文从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因素出发,分析现状产生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即“以听促说,以说促听,听说并重”的新型听说课堂教学模式。 合适使用语言的能力。他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出了新的方案:即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课程为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英语听说是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相结合的 课程,其中听力是主导,听力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系统、实用且有重点和针对性,口语活动则围绕听力材料的内容或与之相关话题进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听力和口语两个方面:学生能听懂母语国家 人们之间的日常谈话(或其录音),简单的新闻报道等。口语方面,学生应熟悉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话题,模拟所听材料中的英语发音以及语调,能用听力材料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展开话题,根据所听材料 的主题,参考材料中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态度,就某一话题进行对话模拟或表达观点,并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灵活应用。 需求,学生对交际能力的需求最为迫切。听说课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其与听力课和口语课的区别。目前,听说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听说分离,二者不能有效结合,背离了听说课程设置的本意。教 师忙碌于播放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做题目,接着就是核对答案,错得比较多的就让学生再听一遍,把听说课上成了自主学习类型的听力课,教师未能在课堂中起到指导作用,学生成为被动的练习者。
讲座等,然后根据所听内容判断正误或者是填空练习。练习的形式以应试为向导,容易让学生养成做题应付考试的习惯。教材当中说的练习不多,而且形式比较单一,说的练习设计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握一些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听,这应该是一个顺向促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囿于教材,完全根据教材的编写进行上课,忙于完成教材上的所有内容,没有对课程和学情进行分析,对教材缺乏自己的 判断和选择。 主题无话可说,二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抓住机会练习口语。学生习惯用中文讨论问题,集体回答比较积极,愿意进行跟读、模仿活动,但是到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时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同学 则选择做旁观者。 说,以说促听,听说并重”。 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教授语言、语法以及听力技能知识。听力技能可以包括预测、归纳、推测等。教师可以采用专题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把握,这样体会更深。②引导学生重视“说”,只有教师和学生 都对“说”这个环节重视起来,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有效的开展“说”。但是学生观念的转化,需要教师对其思想进行引导。③跨文化知识的输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外,还要 学习如何与外国人进行得体的交流,培养对交际对方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理解。④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听力的提高完全依靠一周几个课时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外补充做很多的泛听和精听练 习。所以教师应督促学生完成课外练习。
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会话内容与听力材料的相互关系,听力内容和练习方式应能互为贴近。如:设计听力理解时尽量增加口头回答题,要求回答内容主要与听力材料语言相关;就听的内容让学 生做口头复述,使学生在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而“增”指的是教师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扎实的基本功,不断给自己“充电”,取得与时俱进的第一手语言资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 习氛围。听说课仅仅围绕书本是不够的,针对某一主题,教师应认真仔细地挑选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学生感兴趣的并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材料,VOA、BBC以及空中英语教室甚至是好的电影片段 与单元主题的结合,这些都是学生希望看到和听到的。课堂设计指的是教师应丰富教学形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多加思考,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交际活动,激起学生说的愿望。如 creativity这个主题,在导入时,如果设计问题What is creativity? Do you think you’re creative? Why?这样就比较枯燥,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相对而言,Have you ever had any impulse to invent something especially when you badly need something? 学生对此问题反响极大,回答问题非常积极。列出了当找钥匙时希望钥匙能像手机一样进行呼叫,冬天时脚特别冷希望鞋子能自动加热 等等,刺激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整课堂。比如说当学生处于疲态时,应及时进行刺激。如学生对某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可适当增加课堂讨论及时间。或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得到共鸣或者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师可以对课堂及时进行调整。
听多说、自觉自主的学习习惯,实现听说并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