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欣赏

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囚徒困境”探析

作者: 日期:2009-6-4 15:25:19 人气: 标签:
黄兴灿 郑文谦
 [摘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原因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甲乙双方往往陷入“囚徒困境”。文章在对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形成“囚徒困境”的成因,着重阐述解决高校后勤甲乙双方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囚徒困境;成因及对策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塔克于1950年提出来的,这是博弈论中最著名的案例。“囚徒困境”说的是在一次严重的纵火案发生后,警察在现场抓到了两个犯罪嫌疑人,因为证据不足而法官分别对他们说,如果你招了,他不招,那么你将作为证人被无罪释放,他将被判15年徒刑;如果你招了,他也招了,你们都将被判10年;如果你不招,他招了,他被无罪释放,你将被判15年;如果你们都不招,则将各判一年。但由于这两个人均处于隔离的情况,都会做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5年监狱,招了才10年,所以招了合算;假如他不招,我不招,坐1年监狱,如果招了,马上获释,也是招了合算。综合以上两种情况考虑,还是招了划算。结果是这两人都招了,各被判10年。这故事说明在博弈中,两博弈者以个人理性作为行为指导,最终导致不理想的结局,既没有实现两个人的最大利益,也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就是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博弈通常是建立在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即对弈各方按各自最优决策行事,以达到个体效益的最大;但是由于很多时候采取了非合作的方式,或者没有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来约束博弈行为,个体理性往往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囚徒困境”博弈的重要意义在于类似的情况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者中作为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的甲乙双方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经常陷入博弈的困境,笔者以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一甲一乙式”(即“小机关、大实体”)运行模式为例,分析高校后勤管理处与后勤服务集团甲乙双方陷入“囚徒困境”的成因及其克服的途径。
  
  一、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召开以来,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作用。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各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速度缓慢,市场化运作受阻,改革风险增大,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小机关、大实体”即甲乙双方分设管理模式,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问题:
  (一)体制问题。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和探索,各院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起多元、灵活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部分院校采取“一甲一乙式”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由过去传统的总务处一个管理部门变为现在的后勤管理处和后勤集团,实行甲乙方关系,甲乙双方以协议契约的形式行使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职能。然而,由于这些院校绝大部分后勤实体还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取得独立法人资格,没法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实体难以真正自主发展壮大,学校对从事后勤工作的实体难以做到真正的“断奶”,后勤实体实行的是校内模拟企业管理,后勤服务实体与学校的剥离不规范。
  (二)机制问题。高校全方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学校率先开展,后勤部门为确保改革的稳定起见而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管理办法。随着改革的深入,人员结构及素质与改革的矛盾愈为明显,一方面是“老人”由于系上保险带,工作积极性并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同工同酬在老人和新人中不能一视同仁;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科研岗位待遇的不断提高,后勤实体难以真正吸引到优秀人才,实体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观念问题。一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前,部分后勤职工以“工头”的身份进行工作和管理,在工作上“等、靠、要”。改革后,广大师生对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和更多的要求,部分后勤职工在短期内思想难以改变和更新,在工作中有情绪。二是后勤社会化后,由于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得力,部分高校的后勤实体员工只看重和从事赢利的有偿型的服务,对无偿型的服务轻视、推委诿甚至排拆,引起了师生的不满情绪,给后勤改革造成不良影响。
  (四)认识问题。在学校师生群体中,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产生了不切合实际的心理预期。部分高校减少对后勤设备的维护和改造经费,或是过分地强调和依赖将后勤实体的创收投入到陈旧设施的维护和改造中。一方面是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扩招,后勤服务工作的数量增多了;另一方面是学校对其核拨支付的经费却减少了,加重了后勤实体的经济负担,间接造成了后勤服务收费价格增高,直接加重了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这都给学校后勤社会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力。 上述四个主要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甲乙双方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同志感情,甚至影响着他们对改革的信心。部分院校在改革中由于甲乙双方的不协调不团结,使人们对后勤工作产生消极的评价,而有部分院校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后又恢复到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中。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面临的这些问题困扰着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囚徒困境”产生的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小机关、大实体”甲乙双方管理运作模式的院校,甲乙双方不同程度上都陷入“囚徒困境”之中。一方面是乙方对甲方怨声载道,认为管得过死,认为甲方不是自己的上级领导,存在着对甲方不合作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甲方对乙方也颇有微词,认为其只注重经济效益,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违背了“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甲乙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客观上困扰着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后勤管理处(甲方)方面的原因。福建省高校后勤甲方的名称大都称为后勤管理处。由于这个机构管理的范围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如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基建后勤管理处、后勤校产管理处等,甲方通常根据管理内容设3—4个职能科室。后勤管理处(甲方)属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从甲方职责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学校后勤发展规划、计划、政策和规章制度;二是代表学校对后勤集团及其所属实体进行任务委托和监督检查;三是负责学校后勤经费预算和使用管理;四是负责学校后勤项目招投标工作;五是协调处理学校各单位和各部门有关后勤方面的工作,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沟通和服务工作;六是负责协调与驻地政府部门及社区有关后勤部门方面的工作。但是,不少院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定位不准、职责界定不清的问题。一是甲方认为自己是学校行政管理职能部门,是为管理乙方而设,乙方的服务和经营必须经过甲方同意方可实施,错误地把自己凌驾于乙方之上,时而出现干涉乙方的生产经营权现象。二是由于甲乙双方职责界限不具体、不细致,存在着工作上的交叉,以致有的事情推诿扯皮,无人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后勤集团(乙方)方面的原因。福建省高校后勤乙方的名称大致分为三个:后勤集团、后勤服务总公司、后勤服务中心。乙方除了设置办公室、财务部等内部管理机构,还按业务性质分为若干个分公司或中心,后勤集团对所属分公司或中心的管理一般采取独立核算,目标责任制企业化管理。从乙方职责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按照甲方委托项目、数量和质量要求,为学校提供有关后勤服务工作;二是利用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后勤规划,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为师生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为后勤集团提供积累和消费资金;三是对托管的资产进行维护保养、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人事、财务、分配等方面进行改革,逐步建设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乙方与甲方是分别代表着不同利益的团体,出于各自不同的目标,表现在行动上也有差异,由此产生了种种矛盾。一是乙方作为企业化管理的服务实体,履行服务经营职能,乙方认为自己也是学校的一部分,干部由学校任命,人、财、物归学校管理,无非是当时分工成建制剥离而已。甲方不能管得太多太死,更不是自己的上级,因而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甲方不合作态度;二是乙方作为企业服务实体,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所以面对工作上出现交叉时,往往采取大利大干、无利不干或是采用“先讲酬、后付劳”的方法,使原本分离于一个“母体”的两个部门形成“同根生、相煎急”的局面。
(三)社会环境客观方面的原因。
  1 产权关系不清,后勤资产剥离难度大。高校后勤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服务设施,都与学校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成建制剥离的后勤实体与学校产权关系不清晰,学校与后勤实体之间没有明确的产权界限,学校后勤实体在不具备产权资格的条件下履行并承担产权主体的义务,从而导致学校后勤部门的利益不明,学校后勤缺乏独立经营的资格和条件。  2 家底资产不清,不能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资产评估。后勤实行社会化,后勤实体使用固定资产必须进行清资核产,以使其所使用固定资产的耗费得到补偿,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目前代表学校的后勤管理处(甲方)和后勤集团(乙方)仍共同占有使用的资产,乙方很难成为真正的法人主体到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对外营业。这种家底不清、清产核资难的结果导致经营性实体的核算失实,有关资产收益的服务指标也无从考核。  3 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化改革中持有不同的目的,工作中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情况不可避免。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目的。甲方希望通过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减少学校资金的投入,并使广大师生享受到优质低价的服务;作为后勤实体,企业希望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获得更广的赢利空间。注重得到经济效益。由于各从自身利益考虑,所以往往会出现对自身有利的事情就做、对自身不利的事就不做的情况,当职能与利益冲突时,有时会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工作中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情况不可避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走出“囚徒困境”的对策
  
  “小机关、大实体”的高校后勤甲乙双方管理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时期的一种探索模式。实现甲乙双方关系的协调和规范,走出甲乙双方的“囚徒困境”,归根结底要靠后勤社会化进一步深化,通过甲乙双方找准各自位置,履行职能;互相理解和支持,凡事做到互相沟通,互相帮助;面对困难,以诚相见,通过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
  (一)明确双方职责范围。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科学合理地界定甲乙双方的工作职责范围,是确保甲乙双方密切合作和顺利工作的关键。第一,甲方做到有权不越权。甲方代表学校掌握财务实权,有发包结算优势,但必须慎重用权,把握好政策尺度,不包揽具体事务,不插手乙方内部管理,在积极为乙方创造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必须强化对乙方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提高乙方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切实做到有权不越权。第二,乙方做到有利不唯利。乙方占用学校的后勤资源,占领了学校的服务市场,经济利益是有保障的,在注意经济利益的同时,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好服务,以稳定校园秩序;坚持微利保本,通过加强管理和优质服务提高效益,为师生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让利给广大师生。
  (二)自觉树立协作意识。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甲乙双方的职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尽相同。但是,在处理好甲乙方关系问题上,甲乙双方都必须自觉树立协作意识,甲乙双方树立协作的重点,主要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做到既要保证宏观管理,同时也必须微观放活。在实施中,甲方应注重加强宏观管理,协调各方关系,为乙方创造良好的环境;乙方应注重微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提供价廉物美的优质服务。第二,在规划和实施方面,要做到抓大放小,简政放权。甲方着重做好规划、计划、政策、制度、监督、检查和服务等工作,乙方要注重做好后勤服务系统运行,保障服务和内部管理工作。第三,在受托和监督方面,坚持政企分开原则,强化市场行为。强调乙方要在接受甲方委托的服务项目和范围内活动,遵守协议条款,保质保量达到服务标准,自觉接受甲方的监督;甲方则要加强对委托项目的界定和管理,并根据协议合同进行监督,严格按照协议办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第四,在放手和扶持上,要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强调甲方应在协议框架内放心和放手让乙方独立工作,同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乙方更多的扶持和方便;乙方则应积极探索,主动工作,不等不靠,不计较得失,千方百计把任务完成好,让甲方乃至全校师生感到满意。只有加强合作意识,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才会提高,后勤改革才能取得成效。
  (三)建立新型甲乙方关系。“囚徒困境”的根源是利己主义,走出后勤社会化甲乙双方的“囚徒困境”与建立合作精神是密切相关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能,甲方行使学校赋予的管理职能,代表学校利益;乙方受学校委托,为学校提供服务,这要求甲乙双方必须提高认识,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真正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即甲乙双方对等关系。第一,甲乙双方是依存关系。甲乙双方都是后勤社会化的产物,不组建乙方,就没有必要成立甲方;成立甲方是因为乙方需要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乙方需要甲方的资源和市场,甲方需要乙方为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第二,甲乙双方是互动关系。甲方的管理监督检查应当促进乙方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乙方的自我管理要实现甲方的目标,乙方接受监督要促进甲方重视对其服务和支持。实践证明,乙方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甲方的管理水平,而且乙方服务能力的增强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又离不开甲方的帮助和支持。第三,甲乙双方是协作关系。甲方以履行自己的职能来敦促乙方履行契约,乙方以自己的形象来获取甲方的信任,从而赢得校内市场。通过甲乙双方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任务。
  (四)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激发乙方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若要后勤集团全心全意地实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还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约束包括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个方面。外部约束主要是通过法律、市场和团体(行规)等途径来实现,这属于外部环境问题;内部约束是指甲乙双方之间形成的约束关系和约束机制。后勤社会化改革甲乙双方欲走出“囚徒困境”,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约束机制。第一,从“我”做起,提高监管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甲乙双方人员提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认识,转变职能,按照“三个是否满意”,即通过改革看学校是否满意,师生是否满意,后勤集团员工是否满意来作为衡量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在管理手段上由过去主要依靠行政管理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法规方法管理,用经济合同规范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用经济杠杆来调整经营行为。第二,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要保证甲乙双方在改革中顺利地开展工作,必须均衡责、权、利的关系。任何一方不能只强调权力只看重利益不承担责任,更不能为了小集团的利益而把一些好做的项目据为己有,而把一些难做或不易盈利的项目推给对方。第三,加强双方信息交流,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甲乙双方都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后勤部门,只有通力合作,才能使后勤社会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要加强双方信息交流,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改革的深入与广大师生的心理承受相一致;二是要为乙方创设好的服务氛围,维护师生的正当权益,设立师生与后勤实体的沟通渠道,加强师生对后勤服务意见的信息反馈。第四,构建有效的后勤监督机制。后勤监督制约机制要能够监督服务实体的经营活动,确保其做到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在高校的后勤保障体系中,甲方作为学校“小机关”要真正负担起学校后勤方面的规划、监督、指导协调和管理服务工作,要按合同要求,定期组织评估和考核,奖勤罚懒,真正调动后勤服务实体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实践证明:在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甲乙双方管理运作模式中,“囚徒困境”是不可避免或视而不见的,但“囚徒困境”不是无法攻克的怪圈,囚徒的博弈也并不是不能改变。只要措施得当,针对性强,就可以使甲乙方走出这一困境,取得相互间必不可少的尊重和理解,把内耗降至最低限度,实现彼此协作,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走出“囚徒困境”,达到提高后勤社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双赢目的。

 


  博深论文网( www.bosslunwen.com ),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咨询电话:18602588568
  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86099078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博深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_发表论文_论文投稿网 苏ICP备06011074号
论文投稿咨询电话:18602588568,在线咨询:论文投稿-论文发表-发表论文86099078,论文投稿:bosslunwen@126.com
本站点提供: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 职称论文投稿 学术论文投稿 经济论文投稿 科技论文投稿 医学论文投稿 文学论文投稿 核心论文投稿 教育论文投稿
山东省济南市城南路213号 本网站隶属于-济南富东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