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人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增强人文教育。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世上没有不反映一定社会生活和一定文化内容的语言,也没有和语言毫无关系的文化。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思、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外语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不管是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还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 3、英语教材一直受到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当时学生所用教材大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有时也有一些散文和诗歌。虽然教材的题材多样,但内容单一:学生所接触的并不是丰富多彩的、深入社会的语言材料,教材讲述的主要是工人、农民中的英雄任务,所以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是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了。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1、什么叫文化英语传播学家R.Williams作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定义可概括为三种类别:第一种是理想性的,在这种类别的定义之中,文化被解释为一种具有世界性价值的人类完美状态与过程。第二种是记录性的,文化被解释为人类智慧与创造的主体。详尽地记录了人类过去的思想与经验。第三种是社会性的,文化被描述为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代表了在习俗日常行为中特定的意思和价值观, 2、文化的功能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可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褒贬不同会给解释和交际带来很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词语用法时,要向学生说明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词的语言意义,而且要知道它的褒贬意义,避免在使用上犯错误。这就是结合词语丰富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