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术生态”,问什么不应被抛弃?
近日,徐汇区举办了首个区级教育系统层面的学术节,中小学的教师和校长唱“主角”,倡导校园“学究气”。 中小学校园也需要学术吗?当然。基础教育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不能只做“教书匠”,“教育研究者”也是其应有身份。但目前仍存在“错位”:教研领衔者大都脱离一线教学岗位,很多一线教师鲜有时间开展更深入调研。 更让许多教育老前辈不安的是,如今很多教师把做学问当成评职称的“跳板”,简单地将教育研究理解为论文发表,陷入了追求论文数量的研究误区。有位老校长某次做职称评定,竟然发现两位教师的文章几乎一模一样,还有很多论文从题目到结构甚至文风都很相似,缺乏个性。这种为职称而“学问”的做法,终将导致“学术泡沫”。 放眼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培养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中小学青年教师教龄达到一定年限,可以有几个月至一年不等的调研期,进行“全脱产”研究。在我国,这类“学术休假”制度往往只限于高校,与中小学教师几乎无缘。 曾听一位教育专家用“冰山理论”比喻教育,耐人寻味:“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喜欢追求冰山,因为其浮在上面、看得见,却不知底下看不见的才是‘根基’。”懂得做学问、有深厚理论素养的教师,其后期发展才会更有“动力”,教育也会充满思想。名师于漪曾说过:有的教师一辈子可能只做一个课题,但扎扎实实,扎根校园,情系教育,足够了。 |